“加气站前景怎么样?”
天然气汽车保有量突破700万辆,政策补贴持续加码,加气站缺口仍超2万座,未来十年复合增速预计保持在12%以上。

“加气站投资多少钱?”
标准LNG加气站一次性投入约800万—1200万元,CNG站约400万—600万元,回收周期普遍在4—6年,选址与气源决定最终成本。
政策风向:补贴、碳排、双控
- 财政补贴延续到2027年:中央+地方两级补贴,单站最高可获300万元设备补贴。
- 碳排放交易红利:每替代1吨柴油可减少2.68吨CO₂,碳价80元/吨时,单站年增收约30万元。
- 能耗双控倒逼:钢铁、港口、物流园区强制使用清洁燃料,为加气站带来稳定大客户。
需求端:重卡、公交、城配三轮驱动
重卡:LNG渗透率已达28%
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后,柴油重卡运营成本每公里高出LNG车型0.7—0.9元,**年行驶20万公里的干线物流公司,一年可节省14万—18万元燃料费**,直接刺激LNG加气站需求。
公交:氢燃料尚早,天然气仍是主力
全国已有67个城市完成公交天然气化,**单车日加气量约90公斤**,一座服务300辆公交的中型CNG站即可实现盈亏平衡。
城配:4.2米厢货“油改气”爆发
京东、顺丰、菜鸟共同投放天然气轻卡超6万辆,**夜间集中补能**场景催生社区型小型L-CNG混合站,投资门槛降至200万元以内。
盈利模型:价差、规模、增值
项目 | LNG加气站 | CNG加气站 |
---|---|---|
平均价差 | 1.2—1.5元/公斤 | 0.8—1.0元/立方米 |
日加气量 | 12—15吨 | 8000—10000立方米 |
年毛利 | 500万—700万元 | 220万—300万元 |
非气收入 | 便利店、尿素、润滑油占8%—12% | 洗车、广告占5%—8% |
选址密码:流量、气源、土地
- 流量:距离高速出口≤3公里,或位于国道日均车流量≥8000辆的节点。
- 气源:管道气门站3公里辐射圈优先,LNG卫星站运输半径≤150公里。
- 土地:工业用地可研改为商服加气混合用地,节省土地指标40%。
风险清单:价格战、审批、设备迭代
价格战如何规避?
与上游签订“门站价+固定毛利”长约,**锁定三年毛利不低于0.9元/公斤**;同时绑定物流车队签署阶梯优惠协议,以量换价。

审批周期多久?
从立项到取证平均需要10—14个月,**提前介入“多评合一”试点地区**可将时间压缩至7个月。
设备迭代如何应对?
选择具备**BOG回收、智能预冷、无人值守**功能的新设备,能耗降低15%,人工成本下降30%,为未来升级预留接口。
融资与退出:REITs、并购、合资
- REITs: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已纳入天然气储运设施,**单站估值可按EBITDA 12倍定价**,流动性大幅提升。
- 并购:中石化、中海油年均收购20座以上优质站点,**溢价率30%—50%**。
- 合资:与地方城投成立SPV,土地作价入股,**资本金比例可降至20%**。
未来五年场景展望
2025年前,**“油气氢电”综合能源站**将成为主流,加气功能占比不低于40%;2027年后,随着生物天然气(Bio-LNG)量产,**绿色溢价0.3元/公斤**将带来新一轮利润增长极。
对于手握重卡线路资源或园区物流场景的投资者,**2024—2026年是最后的窗口期**;错过本轮,土地、审批、补贴三大门槛将同步抬升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