砷化镓半导体未来五年市场趋势
未来五年,全球砷化镓(GaAs)半导体市场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(CAGR)约12%的高速扩张,驱动力主要来自5G毫米波、Wi-Fi 6E/7、卫星互联网、车载雷达与AR/VR终端。Yole Développement最新报告预测,2028年GaAs射频器件市场规模将突破130亿美元,而光电领域(VCSEL、LED、激光器)也将贡献额外40亿美元增量。

哪些细分赛道增长最快?
- 5G毫米波基站PA:2024-2028年CAGR达18%,因硅基LDMOS在28GHz以上频段效率骤降。
- 车载77GHz雷达:L3级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,GaAs pHEMT方案在功率密度与噪声系数上优于SiGe。
- 消费级VCSEL:苹果Face ID、安卓3D传感、AR眼镜深度摄像头同步放量,2026年出货量有望超20亿颗。
砷化镓芯片能否替代硅基芯片
答案:在特定高频、高功率、光电场景下,GaAs会局部替代硅;但在通用逻辑与存储领域,硅仍不可替代。
GaAs与硅的核心性能对比
指标 | GaAs | Si |
---|---|---|
电子迁移率 | 8500 cm²/V·s | 1400 cm²/V·s |
击穿电场 | 4×10⁵ V/cm | 3×10⁵ V/cm |
禁带宽度 | 1.42 eV | 1.12 eV |
成本(8英寸等效) | $2000-3000 | $100-200 |
从数据可见,GaAs在高频、高功率、抗辐射方面优势明显,但成本高出硅一个数量级,且缺乏成熟CMOS工艺,无法集成大规模数字电路。
哪些场景已经“替代”成功?
- 智能手机射频前端:4G时代GaAs PA市占率超90%,5G Sub-6GHz仍保持70%以上,硅基SOI仅在低频段切入。
- 卫星通信LNB:Ku/Ka波段低噪声放大器几乎100%采用GaAs pHEMT,硅基噪声系数难以低于0.5dB。
- 数据中心VCSEL阵列:100G/400G光模块中,GaAs基850nm VCSEL在短距多模光纤链路中无硅基替代品。
产业链瓶颈与突破方向
衬底供应:6英寸向8英寸过渡
目前全球GaAs衬底90%以上由日本住友电工、德国Freiberger、美国AXT三家垄断,6英寸为主流。随着Skyworks、Qorvo、稳懋加速扩产,2025年8英寸衬底良率有望从55%提升至75%,单片成本下降30%。
外延技术:MOCVD vs MBE
- MOCVD适合大规模量产,均匀性好,已占外延市场80%份额。
- MBE在毫米波功率器件中可精确控制界面,但产能低,仅用于军工与科研。
封装散热:从QFN到AiP
5G毫米波模组需将GaAs PA与天线阵列封装(AiP),散热路径从传统芯片-铜框架-PCB升级为芯片-硅中介层-均热板,热阻降低40%,但工艺成本增加20%。
中国厂商的机会窗口
衬底国产化进度
云南锗业、北京通美已量产4-6英寸半绝缘GaAs衬底,2023年国内市占率约15%,但8英寸仍处工程验证阶段。若能在2025年前突破位错密度<5×10⁴ cm⁻²,有望切入苹果供应链。

IDM vs Foundry模式
模式 | 代表企业 | 优势 | 风险 |
---|---|---|---|
IDM | 三安集成 | 垂直整合,毛利率高 | 资本开支大,技术迭代慢 |
Foundry | 稳懋、宏捷 | 工艺灵活,客户多元 | 价格战激烈,订单波动大 |
下游应用突破口
- 车载雷达:比亚迪、蔚来已测试国产GaAs 77GHz MMIC,预计2025年批量上车。
- 卫星互联网:星网、银河航天低轨星座需百万级GaAs射频芯片,国内厂商可避开美系专利封锁。
- AR眼镜:华为、小米2024年新品采用国产VCSEL阵列,单颗成本降至$0.8,较Lumentum低30%。
投资者必须关注的三大变量
变量一:碳化硅(SiC)与氮化镓(GaN)的降维竞争
在Sub-6GHz基站PA领域,GaN-on-SiC方案效率已达60%,比GaAs高8-10个百分点;但GaN成本仍高出50%,且线性度差,需配合DPD算法。未来三年GaAs与GaN将形成“GaAs主导手机+GaN主导基站”的共存格局。
变量二:地缘政治下的出口管制
美国BIS新规将6英寸以上半绝缘GaAs衬底列入ECCN 3C001,若限制升级,中国厂商需加速国产替代,短期可能推高全球衬底价格20%-30%。
变量三:Micro-LED量产进度
苹果Apple Watch若2026年采用GaAs基红光Micro-LED,将新增每月2万片6英寸外延片需求,相当于全球现有产能的15%,可能引发供应链挤兑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