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钢铁价格还会涨吗?大概率震荡偏强,但区域分化明显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、全球宏观环境:需求复苏与政策博弈
过去三年,钢铁价格经历了“疫情低点—全球大放水—俄乌冲突—加息抑制”四连跳。站在2024年的节点,决定价格的核心矛盾已切换为:“全球制造业补库”与“高利率压制”之间的拉锯。
- 欧美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回升,补库周期启动,拉动板材需求。
- 美联储若下半年开启降息,美元走弱将抬升大宗商品计价中枢。
- 中国“三大工程”(保障房、城中村、平急两用)带来建筑钢边际增量。
二、国内供给:产能置换进入尾声,产量弹性受限
2024年起,全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由“一刀切”转向“差异化”,**重点省份按空气质量分级限产**。这意味着:
- 河北、山东等传统产钢大省限产比例或达10%-15%,而云贵等清洁能源富集区域可增产。
- 电炉钢占比突破15%,废钢价格波动对短流程成本影响权重加大。
- 新增产能集中在高端板材(汽车钢、硅钢),建筑钢供给长期偏紧。
三、成本端:铁矿与焦炭谁更强势?
铁矿:供需紧平衡,价格区间90-120美元/吨。
- 四大矿山新增产能有限,巴西发运易受雨季干扰。
- 中国港口库存已降至1.1亿吨警戒线,钢厂低库存策略放大波动。
焦炭:环保限产+焦煤进口增量博弈,成本支撑下移。
- 蒙古焦煤通关量恢复至日均1000车,缓解国内供应缺口。
- 焦化行业产能置换后,独立焦企议价能力减弱。
四、下游需求结构:建筑钢萎缩,新能源用钢爆发
自问:房地产下滑是否拖累整体需求?
自答:总量下降,但结构升级对冲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领域 | 2024年增速 | 用钢特点 |
---|---|---|
房地产新开工 | -8% | 螺纹需求持续萎缩 |
基建 | +6% | 高延性抗震钢筋占比提升 |
风电光伏 | +25% | 耐蚀结构钢、无取向硅钢需求翻倍 |
新能源汽车 | +30% | 超高强钢、铝硅镀层钢渗透率提高 |
五、区域市场:南北价差与出口窗口
2024年需重点关注两大区域价差:
- 华南-华北螺纹价差: 北材南下量受铁路运力制约,冬季价差或扩大至400元/吨以上。
- 中国与东南亚热卷价差: 若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,东南亚进口需求将转向印度、越南。
六、价格展望:2024年钢铁均价测算
基于成本模型与需求情景分析:
- 螺纹钢: 全年均价3800-4200元/吨,峰值出现在Q3旺季。
- 热轧板卷: 受制造业补库驱动,均价4000-4500元/吨。
- 不锈钢: 印尼镍铁产能释放压制成本,304冷轧或围绕15000元/吨波动。
七、风险提示:三大黑天鹅事件
- 地缘冲突升级: 若中东局势恶化导致油价飙升,海运成本将侵蚀出口利润。
- 极端天气: 类似2023年京津冀暴雨可能重演,短期造成区域性供需错配。
- 政策突变: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时间提前,长流程企业面临额外成本。
八、企业策略:如何穿越周期?
对钢厂:
- 建立“铁矿+废钢”双原料库存,对冲价格波动。
- 提前锁定高端客户长协价,如与风电整机厂签订年度硅钢供应合同。
对贸易商:
- 利用期货基差贸易,在区域价差扩大时进行买华东卖华南操作。
- 关注西部陆海新通道政策,布局新疆-中亚建材出口。
九、长期趋势:钢铁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
当中国粗钢需求进入峰值平台期,企业竞争将转向:
- 氢冶金技术: 宝武集团2024年百万吨级氢还原项目投产,吨钢碳排放可降50%。
- 再生钢闭环: 汽车拆解-电炉重熔-零部件再制造的全产业链模式。
- 数字化定价: 基于大数据的“每日钢价”取代传统旬度调价机制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