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传统商场必须转型?
过去十年,电商把“逛”变成“搜”,把“买”变成“点”。**客流下滑、坪效走低、同质化严重**成为压在商场头上的三座大山。数据显示,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空置率已逼近警戒线,租金却仍在高位徘徊。不转型,只能坐等被边缘化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商场未来十年的三大增长引擎
1. 场景化:从“卖商品”到“卖体验”
消费者不再为货架买单,而是为**情绪价值**买单。把商场变成“城市客厅”是破局关键:
- **沉浸式主题街区**:上海TX淮海把艺术展、滑板公园、潮流买手店塞进同一层,坪效翻三倍。
- **24小时微度假**:深圳万象天地引入露营天台+深夜食堂,夜间客流占比达45%。
- **宠物友好空间**:成都SKP设置宠物电梯与饮水站,带宠家庭停留时长增加70%。
2. 数字化:用数据“喂养”每一寸空间
传统商场靠经验调铺,未来商场靠算法决策:
- **AI热力图**:通过Wi-Fi探针+摄像头实时捕捉客流轨迹,冷门区域改造成快闪店,租金溢价30%。
- **私域流量池**:北京朝阳合生汇用小程序积分兑换停车券,半年沉淀会员80万,复购率提升2.4倍。
- **虚拟导购**:杭州湖滨银泰的AR眼镜可识别顾客穿搭风格,3秒内推荐关联商品,连带率提高18%。
3. 社群化: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
商场正在变成**兴趣部落**的线下据点:
- **KOC共创**:广州太古汇邀请美妆博主驻店直播,单场带动销售额破百万。
- **会员分级特权**:西安赛格VVIP可预订米其林厨师私宴,年费会员续卡率92%。
- **城市文化IP**:长沙IFS连续四年举办“草莓音乐节”分会场,外地客流占比升至35%。
如何低成本启动转型升级?
阶段一:用“轻改造”测试水温
无需大拆大建,**三个动作**即可见效:
- 把中庭空档期的广告位改成**付费打卡装置**,3天收回成本。
- 联合抖音团购做**“9.9元下午茶”**,引流到店后推二次消费。
- 停车场立柱投放**充电桩广告**,新能源车主停留时间延长40分钟。
阶段二:用“小业态”填充死角
传统商场死角多?试试这些**高坪效小业态**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**共享直播间**:3㎡空间日租500元,网红轮流带货。
- **自助彩票机**:每台月流水8万,毛利高达15%。
- **AI测肤站**:2分钟生成报告,连带护肤品销售转化率达60%。
阶段三:用“主理人”盘活冷区
与其降租,不如**共享收益**:
武汉K11把地下一层划成30个“主理人盒子”,设计师、古着店主、手作达人以**销售分成**模式入驻。半年内冷区租金单价从8元/㎡/天涨到22元/㎡/天,且**零空置率**。
未来商场会长什么样?
“15分钟生活圈”核心节点
商场将嵌入社区毛细血管,成为**政务、健康、教育**的线下入口:
- **政务服务驿站**:上海环球港可办理护照续签,排队时间比派出所缩短80%。
- **儿童成长中心**:南京德基广场引入早教托育一体化空间,家长购物时孩子上编程课。
- **银发俱乐部**:日本Grand Tree商场设置老年健身泳池,上午时段银发族消费占比55%。
“碳中和”商业体
绿色不是成本,而是**溢价理由**:
- **光伏穹顶**:泰国Siam Paragon年发电200万度,节省电费的同时成为环保教育基地。
- **食物残渣再生**:伦敦Selfridges将餐厅厨余转化为商场绿植肥料,会员可兑换环保积分。
- **二手奢侈品循环店**:北京SKP-S开设中古腕表寄卖区,客单价是新品的1.7倍。
给操盘者的三个忠告
- 别迷信“大牌”:Z世代更愿为本土设计师买单,广州天环广场撤掉一层国际轻奢换成国潮集合店后,客流反增20%。
- 别忽视“小数据”:某商场发现周三下午3点亲子客流激增,于是把儿童剧场改到此时段,爆米花销量涨3倍。
- 别怕“试错”:深圳万象前海曾用集装箱快闪店测试夜经济,3个月迭代4次才找到最佳业态组合,但节省了近千万装修沉没成本。
商场的终极战场,从来不是和电商抢“货”,而是**抢占用户的时间与情感**。谁能把“逛商场”变成“过生活”,谁就能穿越周期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