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炭未来前景如何_煤炭还能用多久

新网编辑 37 0

煤炭未来前景如何?至少到2050年仍是全球基础能源之一,但消费结构、技术路径与政策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。煤炭还能用多久?在“净零”情景下,2060年后全球仍有约5%—8%的能源需求由煤炭支撑,主要集中在钢铁、化工及灵活性电源领域。

煤炭未来前景如何_煤炭还能用多久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需求侧:哪些行业仍离不开煤?

1. 钢铁冶炼:高炉—转炉路线吨钢仍需约0.7吨焦炭,短期内无经济可行的完全替代方案。 2. 现代煤化工:煤制烯烃、煤制油、煤制氢在中国西部呈集群化发展,2025年前新增产能或超4000万吨标煤。 3. 灵活性电源:风光渗透率超过40%后,煤电机组凭借惯量与深度调峰能力,成为电网“压舱石”。


二、供给侧:资源、成本与运输的三重约束

全球可采年限约139年,但分布极不均衡:

  • 中国:可采年限37年,晋陕蒙新占产量78%,运输半径决定坑口—港口价差。
  • 印尼:低硫低灰动力煤出口龙头,2024年起征收煤炭销售税,FOB成本抬升。
  • 俄罗斯:欧洲禁运后转向亚太,铁路运力瓶颈使远东港口溢价长期高于纽卡斯尔。


三、技术革命:煤电如何“近零排放”?

CCUS(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)是煤电续命关键。

  • 中国华能天津IGCC电站:捕集率90%,封存于渤海湾咸水层,吨CO₂成本降至35美元。
  • 日本“蓝碳”计划:将捕集的CO₂与绿氢合成甲醇,2027年商业化示范。
富氧燃烧+生物质掺烧可进一步降低净排放,欧盟已将其列入“过渡性可持续金融目录”。


四、政策博弈:碳价、补贴与退出路线图

1.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:2026年起对进口钢铁、铝、水泥征收碳差价,中国煤制钢材出口成本或增加7%—12%。 2. 中国“先立后破”:2023—2030年新建200GW高效煤电机组,同步布局CCUS管网,避免“运动式减碳”。 3. 印度“分阶段淘汰”:优先退役50GW亚临界机组,但2029年前仍需新增30GW超超临界煤电保障电力安全。


五、投资视角:哪些环节仍有机会?

高卡煤溢价长期化:6000大卡动力煤与5500大卡价差从2020年50元/吨扩大至2023年180元/吨,优质资源股现金流稳健。 CCUS产业链

  • 捕集端:胺液吸收剂国产化率不足30,替代空间巨大。
  • 封存端:中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100万吨/年封存项目,单井投资成本较北美低25%。
煤化工高端化:煤基特种蜡、煤基碳纤维技术突破,毛利率可达40%以上。

煤炭未来前景如何_煤炭还能用多久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六、风险清单:不可忽视的灰犀牛

1. 需求断崖:若全球氢能冶金2035年前商业化,焦煤需求或骤降60%。 2. 资产搁浅:IEA测算,1.5℃情景下全球现有煤电机组一半将在2040年前提前退役。 3. 社会许可:印尼南苏门答腊矿区因毁林争议被撤销12张采矿许可证,ESG评级下调触发债券交叉违约。


七、自问自答:普通人如何参与煤炭转型?

问:家庭理财还能买煤炭股吗? 答:可配置高股息+CCUS概念的龙头,如中国神华、兖矿能源,股息率6%以上提供防御垫。 问:年轻人职业选择是否应避开煤炭? 答:相反,碳管理工程师、CCUS项目经理、煤化工工艺优化师成为人才缺口,年薪普遍高于传统岗位30%—50%。


八、区域特写:内蒙古鄂尔多斯的“煤变氢”实验

当地利用低成本的坑口煤制氢,配套光伏电解水形成“灰氢+绿氢”混合供应,2025年输往京津冀氢能重卡走廊。项目IRR测算:

  • 煤价400元/吨时,灰氢成本9元/kg;
  • 光伏电价0.2元/kWh时,绿氢成本15元/kg;
  • 混合后终端售价20元/kg,仍低于柴油重卡燃料成本。


九、终极追问:煤炭的尽头是什么?

答案或许不是“消失”,而是从燃料转向原料、从排放转向封存、从单一能源转向系统灵活性资源。当一块煤不再被点燃,而是以氢、以烯烃、以负碳混凝土的形式继续参与经济循环,它的故事才真正进入下一章。

煤炭未来前景如何_煤炭还能用多久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