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2024旅游业真的回暖了吗?数据告诉你真相
- **国内出游人次**:文化和旅游部预测全年将达60亿,比2019年增长8%。 - **人均消费**:虽仍低于2019年,但客单价提升12%,说明游客更愿意为“质”买单。 - **国际航线**:恢复率已超70%,签证便利度回到疫情前水平。 自问自答:为什么数据亮眼,景区却喊“没赚到钱”? 答:流量集中在节假日,平日闲置率高;传统门票经济占比仍超60%,二次消费没跟上。 ---二、2024旅游业前景怎么样?四大趋势一次看懂
1. 短途高频成主流
- **高铁2小时圈**贡献55%订单,周末“微度假”搜索量同比涨140%。 - **露营+骑行+咖啡**组合套餐客单价可达传统酒店的1.8倍。2. 数字沉浸体验爆发
- **AR导览**在博物馆渗透率已达30%,复购率提升22%。 - **虚拟人讲解**让夜游景区停留时间延长40分钟。3. 绿色低碳不再是口号
- **碳积分兑换房晚**已上线7家连锁集团,入住率高出同档次酒店15%。 - **零废弃旅行团**人均垃圾量从1.2kg降至0.3kg,溢价空间达20%。4. 银发与Z世代双线增长
- **55岁以上**游客占比升至18%,偏爱“康养+文化”深度游。 - **Z世代**更愿意为“剧本杀+景区”付费,单场人均消费突破300元。 ---三、旅游业复苏后如何赚钱?五个实操打法
打法一:把景区变成“内容片场”
- **案例**:桂林阳朔把稻田变“麦田音乐节”舞台,三天门票收入抵过去一个月。 - **操作步骤**: 1. 找垂直KOL做“踩点直播”; 2. 设计“拍照打卡动线”,每50米一个爆点; 3. 上线“景区+演出”套票,溢价30%仍售罄。打法二:会员制锁定复购
- **核心逻辑**:用199元年卡换全年不限次入园,再通过二次消费盈利。 - **数据验证**:某主题乐园会员二次消费占比高达73%,比散客高4倍。打法三:跨界联名做“旅游+”
- **咖啡品牌×民宿**:推出“睡在咖啡香里”主题房,入住率95%。 - **游戏IP×目的地**:原神与张家界合作,带动当地搜索量暴涨800%。打法四:私域社群精细化运营
- **三步走**: 1. 用企业微信把游客按“亲子/情侣/闺蜜”标签分组; 2. 平日推“周二半价”闪促,消化淡季库存; 3. 群内发起“下一站在哪”投票,反向定制线路。打法五:目的地直播卖房
- **人货场重构**:主播在雪山脚下直播卖“滑雪+温泉”套餐,单场GMV破千万。
- **关键细节**:
- 直播间挂“随时退”标签,打消用户顾虑;
- 用“限时升级套房”刺激冲动消费。
---
四、最容易踩的四个坑,提前避雷
- **盲目追热点**:元宇宙景区投入500万,结果日均游客不足百人。
- **忽略在地文化**:某古镇照搬“长安十二时辰”,因同质化被吐槽“塑料穿越”。
- **定价策略混乱**:节假日涨价5倍,导致差评率飙升,平日再降价也无人买账。
- **轻视服务细节**:洗手间排队超10分钟,直接劝退30%亲子家庭。
---
五、未来三年,谁能在旅游业赚大钱?
- **掌握“数据+内容”双引擎的中小玩家**:用抖音本地生活+小红书攻略,低成本撬动精准流量。
- **深耕细分场景的供应商**:如专做“宠物友好民宿”的品牌,复购率可达60%。
- **把ESG做成卖点的企业**:碳中和旅行团已接到欧洲高端客订单,单团利润是传统团3倍。
自问自答:现在入场还来得及吗?
答:窗口期还剩18个月。等巨头完成布局,流量成本将翻倍,中小玩家只能喝汤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