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购还能赚钱吗?答案是肯定的,但玩法已和十年前截然不同。2024年,团购不再是“低价+爆品”的简单叠加,而是“社区+供应链+数字化”的三重竞赛。下面用问答式结构拆解最新机会与落地路径。

团购赛道现状:从千团大战到三足鼎立
2011年的千团大战,存活率不足1%;2024年,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、兴盛优选三家占据近七成市场份额。看似格局已定,实则**细分场景仍有空白**:
- 县域夫妻店:全国2800个县,头部平台渗透不足30%;
- 垂直品类:母婴、宠物、鲜花等复购高、毛利高的品类尚未被完全覆盖;
- 线下到店:餐饮、美业、健身等本地生活团购,疫情后复苏带来二次红利。
2024年团购靠什么盈利?
1. 供应链差价仍是底层逻辑
平台向上游集中采购,价格通常比批发市场低8%–15%。**关键在于SKU精简**:头部平台把SKU控制在300–500个,周转天数压缩到2.5天,损耗率低于1%。
2. 广告与流量分成成为新引擎
美团优选2023年Q4财报显示,**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10%**。品牌方愿意为“次日达”的精准流量支付CPC 0.8–1.2元,远高于传统电商。
3. 团长佣金结构升级
过去团长拿销售额的10%–15%,现在分为:
- 基础佣金:5%–8%,保障日常收益;
- 阶梯奖励:月销破5万元再返3%;
- 增值服务费:帮品牌做地推、社群直播,额外收500–2000元/次。
普通人如何切入团购?三种低风险模型
模型A:社区团长+预售自提
投入:2000元以内(冰柜+货架)
关键动作:
- **选品“三高”**:高复购(牛奶、鸡蛋)、高毛利(进口零食)、高认知(品牌纸巾)。
- **社群运营三板斧**:早上7点发秒杀、中午12点晒到货、晚上8点做直播答疑。
- **自提点动线**:货架按“牛奶—水果—日百”顺序摆放,减少用户逗留时间,提高翻台率。

模型B:县域批发+二级团长
投入:3–5万元(冷链车+冷库)
打法:
- 直接对接本地蔬菜基地,**把批发价再压低5%**;
- 发展小卖部、快递驿站成为二级团长,每单赚0.3–0.5元差价;
- 用Excel+微信小程序即可跑通订单,无需自建APP。
模型C:到店团购+抖音本地生活
投入:5000元保证金(抖音来客)
步骤:
- 与餐饮店谈“99元三人餐”,成本控制在55元以内;
- 拍15秒短视频挂团购券,DOU+投200元撬动5000次曝光;
- 核销后引导加企业微信,二次售卖“99元年卡”,锁客一年。
避坑指南:90%新手死在哪些环节?
坑1:盲目追求SKU丰富
某团长上线1200个SKU,结果库存积压30%,损耗吃掉全部利润。正确做法是:先跑100个爆品,每周淘汰动销率低于15%的商品。
坑2:忽略履约时效
用户容忍度:社区团购“次日4点前到货”,到店团购“预约后30分钟内接待”。超时一次,复购率下降40%。
坑3:不会算隐性成本
- 冷链电费:1.5匹冰柜每天4度电,夏天增至7度;
- 分拣人工:1000单/天需2人,每人日薪150元;
- 平台抽佣:部分品类技术服务费高达6%,需在定价时预留。

未来三年,团购的增量在哪里?
1. 银发经济
60岁以上网民规模已达1.53亿,他们更信任“看得见”的自提点。某品牌鸡蛋在老年社区月销8000盒,秘诀是:**用大号字体发群公告+现场教老人用微信支付**。
2. 预制菜B2B
中小餐馆面临“厨师荒”,预制菜团购需求爆发。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600亿元,**毛利比生鲜高10个百分点**,且无需冷链。
3. 跨境团购
边境城市出现“俄罗斯巧克力”“泰国榴莲”跨境团购,通过边民互市政策避税,**价格比电商低20%**,复购率超70%。
工具清单:零技术也能起步
- 群接龙:免费,适合50单以内小范围测试;
- 订货宝:月费99元,自动生成采购单;
- 飞书多维表格:实时同步库存,避免超卖;
- 抖音来客:0抽佣期持续到2024年底,适合到店团购。
团购的本质是“用规模换效率”。2024年,谁能把供应链做得更短、社群运营做得更轻、履约做得更快,谁就能在看似红海的赛道里找到蓝海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