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做酒生意还能赚钱吗?”——能,但必须换打法。过去靠渠道铺货就能躺赚的时代已经结束,但新人群、新场景、新技术正在催生三大增量赛道。

一、白酒行业未来五年趋势:量跌价升的“K型时代”
中国酒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白酒总产量同比下降5.2%,而销售收入却增长9.6%。这背后不是简单的消费升级,而是市场结构正在撕裂成“K”字:
- 高端线:茅台、五粮液继续提价,千元价格带年复合增速超15%
- 大众线:50元以下盒装酒销量三年缩水40%
- 中间层:300-600元价位带成为混战修罗场,区域龙头贴身肉搏
这种分化意味着:未来五年,白酒生意的核心不再是“卖得多”,而是“卖得贵且卖得动”。
二、现在做酒生意还能赚钱吗?先看清三个死亡陷阱
1. 传统经销商库存堰塞湖
某省代2022年压货2000万,到2024年仍有40%积压在仓库。厂家压货-渠道甩货-价格崩盘的恶性循环,让传统经销商成为产业链最脆弱环节。
2. 光瓶酒的“内卷式自杀”
牛栏山陈酿从16元卷到12元,玻汾从58元卷到45元。当所有人都在打价格战,利润就像被阳光直射的冰块。
3. 贴牌酒的信任崩塌
2023年某知名酒厂OEM产品抽检不合格率飙升至27%,直接带崩整个品牌体系。消费者对“镇酒”“集团酒”的警惕性,已经超过对山寨手机的厌恶。

三、突围路径:在存量市场里挖增量
1. 场景革命:把白酒卖给不喝白酒的人
案例:成都某酒馆推出“白酒+气泡水”调饮,复购率比传统餐酒高3倍。
- 露营场景:200ml小瓶装+折叠杯组合
- 电竞场景:0糖0脂的“电竞能量酒”
- 女性场景:12度花果香型利口酒
2. 私域打法:用内容替代渠道暴力
某酱酒品牌通过抖音直播讲“坤沙工艺”,单场卖出800万。关键不是直播,而是用30秒短视频建立“专家人设”:
- 拍摄酒花鉴别技巧(点赞量=自然流量)
- 展示窖池微生物显微镜画面(科技感=溢价理由)
- 邀请酿酒师用方言讲“酒勾酒”内幕(真实感=信任转化)
3. 金融化玩法:把库存变成理财产品
某区域酒厂推出“原酒认藏”业务:消费者花5万元认购2024年酿造的基酒,酒厂承诺2029年以7万元回购。本质是“用时间换利润空间”,同时锁定高净值客户五年消费。
四、冷启动指南:新手入局的三个最小可行模型
模型A:社区精酿白酒工坊
投入:20万设备+30平米门店
盈利点:现蒸现卖体验价99元/斤,比瓶装酒溢价400%
关键数据:深圳某店月销600斤,毛利保持在75%
模型B:老酒回收再包装
操作:以市场价3折回收2008-2012年产的不知名老酒,重新设计国潮包装,在直播间以“年份酒”概念售卖。单瓶利润可达200%-300%

模型C:企业定制酒中间商
玩法:对接有接待需求的企业,用酒厂柔性生产线生产带企业LOGO的定制酒。核心资源是搞定企业采购关键人,每单毛利可达50%以上
五、政策预警:2024年必须关注的三个监管动向
- 直播卖酒许可证:已有省份要求酒水类目需额外备案
- 年份酒标注规范:拟规定“酒龄”不得低于瓶内基酒平均年份
- 过度包装处罚:礼盒空隙率超过30%可能面临商品下架
提前布局:现在就把产品文案里的“陈酿”改成“窖藏”,把礼盒体积缩小20%,能避开90%的合规风险。
六、终极拷问:白酒还是不是好生意?
看三组数据:
- 2023年A股白酒板块平均毛利率78%,碾压奢侈品行业的65%
- 茅台1935上市两年销售额破80亿,证明新品牌仍有逆袭窗口
- 抖音酒水类目GMV三年增长11倍,但品牌自播占比不足20%(流量洼地明显)
答案藏在细节里:不是白酒不行了,是你的卖酒方式不行了。当同行还在纠结“要不要降价冲量”时,聪明钱已经悄悄布局了“白酒+文旅”“白酒+元宇宙”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跨界实验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