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煤炭行业到底会走向何方?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?这是当年无数从业者、投资者乃至普通家庭都在追问的问题。本文用一线调研数据、政策文件与产业链访谈,还原一个真实的2017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政策风向:276工作日制度为何突然转向330?
2016年推行的276个工作日限产曾让煤价在三个月内飙涨60%,但2017年2月发改委一纸通知将产能释放至330个工作日,直接扭转市场预期。
- 背景:冬季保供压力巨大,电厂库存跌破15天警戒线。
- 影响:坑口价一周回落80元/吨,港口5500大卡平仓价从680元跌至590元。
- 后续:政策改为“淡季限产、旺季释放”弹性机制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
需求侧:火电增量见顶,化工用煤成唯一亮点
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6.5%,但新增装机中火电占比首次跌破40%,传统电煤需求天花板隐现。
反观化工领域:
- 煤制烯烃:神华包头二期、中煤榆林项目集中投产,年耗煤增量达1200万吨。
- 煤制乙二醇:油价50美元以上时成本优势显著,2017年规划产能突破500万吨。
结论:化工用煤增速或达15%,成为对冲电煤下滑的关键变量。
供给侧:去产能进入“啃硬骨头”阶段
2016年关闭的煤矿多为资源枯竭型,2017年要关停的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却涉及大量就业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省份 | 拟关闭产能(万吨) | 职工安置人数 |
---|---|---|
山西 | 2300 | 5.8万 |
陕西 | 1100 | 2.3万 |
贵州 | 900 | 4.1万 |
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,但地方配套资金缺口仍达30%。
价格走势:二季度是分水岭
2017年煤价将呈现“V型”震荡:
- 一季度:春节前后日耗骤降,港口价或跌破550元/吨。
- 二季度:电厂补库叠加环保督查,5月可能反弹至620元。
- 下半年:产能置换新矿投产,全年均价中枢580-600元/吨。
进口煤:印尼低卡煤成“价格杀手”
2016年中国进口煤激增38%,2017年政策如何变?
关键节点:2017年5月恢复二类口岸煤炭进口限制,但印尼3800大卡煤到岸价仅380元/吨,比国内同热值煤低120元,华南电厂采购意愿强烈。
企业生存: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
调研显示,2017年煤炭企业面临“三角债”回潮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钢厂承兑汇票占比升至70%,账期拉长至180天。
- 部分中小矿被迫接受“以煤换钢”易货贸易。
- 上市煤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45天增至72天。
生存法则:拥有铁路运力合同或港口堆场资源的企业,才能获得稳定现金流。
投资启示:盯住三条主线
2017年煤炭板块并非全面机会,需精选:
- 主线一:陕蒙新投产优质产能(吨煤成本低于200元)。
- 主线二:煤电一体化企业(锁定下游需求)。
- 主线三:煤化工设备供应商(受益于煤制烯烃投资高峰)。
风险提示:环保风暴可能超预期
环保部2017年启动“2+26”城市大气污染防治,唐山、邯郸等地焦企限产30%-50%。若冬季雾霾加剧,不排除汽运煤禁令范围扩大,导致坑口与港口价差再度撕裂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