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现在人人都谈“它经济”?
打开朋友圈,十个动态里至少有一个晒猫狗;走进商场,宠物咖啡馆、宠物摄影、宠物生日蛋糕店接连冒出。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最新报告显示,2023年城镇犬猫消费规模已达2793亿元,同比增长**8.9%**,跑赢GDP增速。问题来了:这股热潮究竟是短暂风口,还是具备长期价值?

市场到底有多大?
1. 人口结构红利
- 独居人口突破**1.25亿**,90后、95后养宠比例超过**35%**;
- “空巢青年”把情感投射到宠物,月均花费**600-1200元**。
2. 渗透率仍在爬坡
美国宠物渗透率**68%**,日本**57%**,中国仅**22%**。按照年均提升1.5个百分点计算,到2030年仍有**2亿只**新增犬猫空间。
3. 细分赛道增速
- 宠物医疗:年复合增长**18%**,连锁医院估值水涨船高;
- 宠物食品:主粮高端化,**冻干粮**增速**45%**;
- 宠物智能用品:自动喂食器、智能猫砂盆销量三年翻**4倍**。
2024年还能不能进场?
政策端:监管趋严≠门槛抬高
农业农村部第531号公告要求宠物饲料企业**100%**备案,看似收紧,实则淘汰小作坊,**品牌化、规模化**企业反而受益。
资本端:热钱降温,理性回归
2021年融资**57起**,2023年仅**23起**,但单笔金额从**0.8亿元**升至**2.3亿元**。资本更青睐**盈利模型清晰**的项目,如宠物连锁医院、供应链平台。
消费端:分层明显,高端与平价并存
- 一线城市:进口主粮、基因检测、宠物SPA;
- 三四线城市:**9块9**零食礼包、疫苗套餐团购。
新手最容易踩的坑
1. 盲目开实体店
线下流量成本已高于线上,**社区店**若想存活,必须叠加**洗护+寄养+零售**三重收入。
2. 忽视供应链
宠物食品毛利**30-50%**,但代工厂集中河北、山东,**同质化严重**。没有独家配方或品牌故事,只能打价格战。

3. 低估医疗牌照难度
一线城市**《动物诊疗许可证》**审批需**3-6个月**,且要求**3名**以上执业兽医,人员成本占营收**40%**以上。
零经验如何切入?
轻资产路径
- **代理进口品牌**:抓住高端粮、保健品需求,通过小红书、抖音种草;
- **宠物自媒体**:拍摄日常护理教程,粉丝破万即可接广告、带货;
- **社区团购团长**:整合小区养宠人群,集中采购降低物流成本。
重资产路径
- **加盟连锁医院**:选择已有品牌(如瑞派、瑞鹏),共享供应链与培训体系;
- **自建食品品牌**:从**ODM**起步,先推出**1-2款**爆品测试市场,再扩SKU;
- **智能用品研发**:与深圳硬件团队合作,主打**防丢、健康监测**差异化功能。
未来五年三大确定性机会
老龄化催生的宠物医疗险:平安、众安已试水,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**150亿元**。
下沉市场的疫苗与驱虫空白:县域宠物疫苗接种率不足**30%**,渠道下沉可复用兽药经销网络。
宠物殡葬情感服务:火化、纪念品、骨灰钻石化,客单价**2000-8000元**,毛利**70%**以上。
给2024年入场者的三点忠告
- 现金流优先:别一次性囤半年货,用预售、众筹测试需求;
- 私域沉淀:微信群+小程序复购率比公域高**3倍**,定期做会员日;
- 合规前置:提前注册商标、申请饲料进口登记证,避免下架风险。
宠物行业像一场马拉松,前半程拼流量,后半程拼供应链与品牌心智。2024年不是晚集,恰恰是**洗牌后的窗口期**——泡沫挤出、需求仍在、政策明朗。找准细分切口,用**差异化**对抗内卷,仍有机会分到一杯羹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