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凝胶到底是什么?
气凝胶是一种**三维纳米多孔固态材料**,内部孔隙率高达99.8%,密度最低可做到0.003 g/cm³,被誉为“固态烟”。它的骨架由二氧化硅、碳或金属氧化物构成,孔径集中在20–50 nm,比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还短,因此**对流、传导、辐射三种传热路径同时被抑制**。

气凝胶隔热效果有多强?
在常温常压下,气凝胶的导热系数低至0.013–0.018 W/(m·K),**只有静止空气的三分之一**。实验室对比测试显示:
- 10 mm厚气凝胶毡≈50 mm厚聚氨酯泡沫的隔热能力
- 在-196 ℃液氮环境中,外壁温度仍可保持20 ℃以上
- 800 ℃火焰直喷30分钟,背面温升不超过100 ℃
因此,**气凝胶是目前商业化材料中综合隔热性能最好的选项**。
气凝胶为什么突然火了?
政策端:双碳目标倒逼
2025年新建建筑能效标准将提升30%,石化、电力、轨交等高温管道节能改造需求激增,**气凝胶被列入工信部《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》**,采购补贴最高可达20%。
需求端:新能源车电池“热失控”焦虑
一块三元锂电池热失控时,温度可在30秒内升至700 ℃。气凝胶隔热垫可将相邻电芯温差控制在2 ℃以内,**特斯拉、宁德时代、比亚迪已批量采用**。
气凝胶有哪些细分赛道?
类型 | 基材 | 密度(g/cm³) | 最高使用温度 | 典型应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二氧化硅气凝胶 | SiO₂ | 0.08–0.15 | 650 ℃ | 建筑保温、工业管道 |
碳气凝胶 | 酚醛树脂 | 0.05–0.10 | 3000 ℃(惰性气氛) | 航天器热防护 |
纤维素气凝胶 | 纳米纤维素 | 0.01–0.03 | 400 ℃ | 冷链物流包装 |
气凝胶贵不贵?成本能降多少?
2020年进口气凝胶毡售价高达每平米800元,国产替代后2024年均价已降至**180–220元/㎡**。降本路径主要有三条:

- **常压干燥技术**:替代超临界干燥,设备投资降低70%
- **前驱体国产化**:正硅酸乙酯从进口6万/吨降到国产2.8万/吨
- **连续化卷对卷工艺**:生产效率提升5倍,良率>95%
业内预测,2026年建筑用气凝胶成本有望与岩棉持平。
普通人怎么接触到气凝胶?
场景一:羽绒服
北面、波司登推出的“气凝胶羽绒服”在-30 ℃环境下保温率提升38%,**厚度减少一半**。
场景二:外卖箱
美团新一代冷链箱采用气凝胶内衬,**雪糕配送4小时不化**,箱体减重35%。
场景三:手机散热
华为Mate60系列在芯片与后盖之间加入0.2 mm气凝胶膜,**游戏帧率稳定性提升12%**。
气凝胶未来五年会怎样?
根据IDTechEx报告,全球气凝胶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7.8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**28亿美元**,年复合增长率23.7%。**中国产能已占全球53%**,埃力生、纳诺科技、中凝科技三家企业合计年产能突破5万立方米。

投资气凝胶要注意什么?
自问:技术路线会不会被颠覆?
自答:目前**二氧化硅常压干燥**仍是性价比最优解,但**凯夫拉纤维增强气凝胶**可将机械强度提升10倍,适合航空领域,需关注专利壁垒。
自问:下游需求会不会饱和?
自答:仅国内油气管道保温改造市场就超过**200亿元**,再加上储能电站、数据中心机房等新兴场景,**产能缺口至少持续到2028年**。
如何辨别真假气凝胶?
三个简单方法:
- **看燃烧**:真气凝胶离火自熄,假材料会持续燃烧
- **测导热**:用红外测温枪对比同厚度材料,温差越大越真
- **查报告**:要求供应商提供**国家防火建材中心A1级检测报告**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