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付行业前景2017怎么样_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

新网编辑 7 0

2017年,中国支付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裂变。扫码枪“嘀”声此起彼伏,POS机被冷落一旁,银行网点排队人数骤减。站在这一年的尾巴回望,**支付行业前景2017怎么样?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?**答案已经写在了每个人的手机里。

支付行业前景2017怎么样_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017年支付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?

如果把2017年比作一场赛跑,那么发令枪在年初就已响起。

  • 1月,微信推出“小程序支付”,商家无需开发App即可接入支付闭环;
  • 5月,支付宝“收钱码”全面免手续费,街头小贩第一次被纳入移动支付版图;
  • 8月,银联携40余家银行发布云闪付二维码,“国家队”正式下场肉搏;
  • 12月,央行下发《条码支付业务规范》,给狂奔的二维码套上“限速器”。

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?看三组硬核数据

数据不会说谎,三组数字足以回答“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”。

数据一:交易规模

艾瑞咨询报告显示,**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31.6万亿元,同比增长106%**。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3500亿元在手机里流动,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全年的GDP。

数据二:用户渗透

QuestMobile抽样调研发现,**一线城市移动支付渗透率高达92.4%,五线城市也突破50%**。当云南边陲小镇的烧烤摊都贴出“微信支付宝都行”时,爆发已无需论证。

数据三:场景覆盖

从打车、外卖到高速收费站,**2017年移动支付场景覆盖率提升41个百分点**。甚至北京部分菜市场的大妈,都开始用二维码代替零钱筐。

支付行业前景2017怎么样_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谁在推动这场爆发?

技术推手:4G+二维码

2017年4G基站突破300万个,**网络时延从200ms降至50ms**,扫二维码不再“转圈圈”。技术红利让支付体验从“能用”跃升到“好用”。

政策推手:牌照收紧

央行全年注销12张支付牌照,**存量机构从267家缩减至218家**。牌照稀缺性倒逼巨头深耕场景,而非野蛮补贴。

用户推手:90后成主力

90后用户占比从2016年的39%飙升至2017年的58%,**“不带钱包出门”成为新社交货币**。当消费习惯代际更替,爆发只是时间问题。


爆发背后的三大暗流

狂欢之下,并非没有隐忧。

暗流一:盈利困境

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**综合费率已降至0.2%以下**,低于银行通道成本。巨头们开始靠理财、信贷等增值服务补血。

支付行业前景2017怎么样_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暗流二:数据争夺

2017年“沃尔玛停用支付宝”事件撕开了**零售巨头与支付平台的流量暗战**。谁掌握支付入口,谁就掌握消费者全量数据。

暗流三:监管套利

部分聚合支付机构**违规留存商户资金**,央行专项整治关闭37家违规平台。创新与合规的钢丝越拉越紧。


2018年支付行业将走向何方?

站在2017年的肩膀上,可以清晰看见三条赛道。

赛道一:线下场景深度渗透

医院、加油站、停车场将成为**2018年三大增量场景**。支付宝已试点“无感支付”停车场,车辆离场自动扣款。

赛道二:跨境支付爆发

伴随中国游客足迹,**微信支付登陆13个境外国家**,2017年境外交易笔数增长320%。2018年或将出现首个“全球通用”的中国支付工具。

赛道三:B端服务升级

从“收钱”到“管钱”,**支付机构开始为商户提供供应链金融、会员营销等一站式解决方案**。收钱吧、Ping++等服务商估值一年内翻三倍。


普通人如何抓住这波红利?

爆发期不等于普惠期,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。

  1. 小微商户:立即开通官方收钱码,避免被二清机构截留资金;
  2. 创业者:关注聚合支付SaaS服务,三四线城市仍有40%空白市场;
  3. 投资者:紧盯跨境支付牌照申请进度,东南亚将是下一个战场。

2017年的支付行业像一列全速前进的高铁,有人看见窗外风景,有人忙着补票上车。**移动支付是否进入爆发期?**当二维码贴满中国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,这个问题本身已成过去式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