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线束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市场机会在哪

新网编辑 10 0

汽车线束行业前景怎么样?

一句话回答:全球需求持续扩张,2024—203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在7%—9%,中国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平均。

汽车线束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市场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三条主线:

  • 电动化:一辆纯电动车线束用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2—2.5倍,高压线束成为新增蓝海。
  • 智能化:L2+以上自动驾驶传感器数量激增,高速数据线束需求年增速超过25%。
  • 轻量化:铝导线、超薄壁护套材料渗透率提升,带动单价与附加值同步抬升。

2024年市场机会在哪?

1. 高压线束:800V平台爆发前夜

问:800V快充车型何时大规模落地?
答:2024年国内主流主机厂将密集推出800V平台车型,预计全年销量突破120万辆,对应高压线束市场规模超80亿元。

机会点

  • 耐温150℃以上的硅胶线缆
  • 屏蔽效能≥60dB的编织层工艺
  • 一体化注塑密封技术,降低连接器数量

2. 域控架构下的“短线革命”

传统分布式ECU架构需要2000—3000根线,域集中式可削减30%长度。
:域控制器内部采用FPC柔性板+高速差分线,单根价值提升5—8倍。

问:哪些企业已拿到域控线束定点?
答:国内头部厂商中,沪光股份已获蔚来NT3.0平台订单,天海电子切入理想X平台。

汽车线束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市场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供应链重构:谁在抢占先机?

外资Tier1的“守”与“攻”

  • 莱尼:将高压业务亚洲总部迁至上海临港,2024年Q2投产全自动高压产线,目标年产能50万套。
  • 住友电工: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,专注刀片电池包内部线束,单车配套价值提升至1800元。

本土企业的“弯道超车”路径

问:本土厂商如何突破技术封锁?
答:通过垂直整合+联合开发

  • 卡倍亿自建铜杆—拉丝—绝缘一体化产线,毛利率较外购模式提高8个百分点。
  • 瑞可达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开发液冷超充线束,2024年订单已锁定3亿元。

技术趋势:三大变量决定胜负

材料端:铝代铜进入深水区

铝导线减重效果达48%,但存在电导率低、蠕变风险。
解决方案

  • 添加0.1%锆元素的AA8030铝合金,抗蠕变性能提升3倍
  • 超声波焊接工艺替代传统压接,电阻值下降20%

工艺端:激光剥线+视觉检测

传统刀片剥线损伤率达3%,激光剥线可将损伤控制在0.1%以内。
成本对比

  • 激光设备一次性投入高(单台约80万元)
  • 良品率提升带来的单件成本下降,18个月即可收回投资

标准端:ISO 21498与LV 216

2024年7月起,出口欧洲的高压线束必须通过ISO 21498-2认证。
关键指标

  • 屏蔽层转移阻抗≤10mΩ/m
  • 液体冷却系统需满足IPX9K防护

区域市场:东南亚成“第二战场”

问:为何泰国、越南突然成为投资热土?
答:美国IRA法案要求2024年后电池组件本土化率≥50%,日系车企加速向东南亚转移产能,带动线束需求。

汽车线束行业前景怎么样_2024年市场机会在哪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数据

  • 泰国2024年电动车产量预计15万辆,对应线束需求12亿元
  • 越南政府给予本土化率超40%的零部件企业4年免征企业所得税

资本动向:一级市场“押注”细分龙头

2023年Q4以来,汽车线束领域融资事件:

  • 泓晟电子:完成B轮2.3亿元融资,主打800V硅橡胶高压线
  • 赛卓电子:获小米产投领投1.5亿元,布局车载以太网线束

问:投资人最关注什么指标?
答:客户结构(新势力占比≥30%)+技术专利数(高压领域发明专利≥20件)。


风险提示:三大“灰犀牛”

  • 铜价波动:LME铜价每上涨1000美元/吨,行业平均毛利率下降1.2个百分点
  • 应收账款:主机厂账期普遍延长至9个月,中小厂商现金流承压
  • 技术迭代:特斯拉下一代“48V低压架构”可能颠覆现有12V线束体系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