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收藏前景怎么样_哪些藏品最具升值潜力

新网编辑 7 0

2016年收藏市场宏观环境:冷热并存

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,国内“供给侧改革”与“去库存”成为关键词,资金面趋紧,**艺术品与收藏品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**。拍卖行春秋两季大拍成交率普遍下滑,但**高净值人群对稀缺精品的追逐反而更集中**,两极分化明显。

2016年收藏前景怎么样_哪些藏品最具升值潜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哪些品类在2016年逆势上扬?

1. 当代水墨:学术与资本双重加持

“新水墨”概念经过三年发酵,2016年进入价值兑现阶段。**一线名家如徐累、李津作品拍卖价较2015年上涨30%—50%**,原因在于:
- 美术馆级展览持续输出学术背书;
- 金融机构将其纳入资产配置组合;
- 年轻藏家审美迭代,更愿意为“可挂可藏”的当代水墨买单。

2. 老窑瓷器:明清官窑降温,高古瓷抬头

明清官窑因前期涨幅过大、赝品泛滥,2016年成交率跌破40%。**北宋汝窑、南宋龙泉青瓷残器却在小拍中屡创高价**,原因何在?
- 高古瓷存世量固定,**“真、精、稀”标准更易判断**;
- 政策松动:部分海外回流高古瓷可获“文物临时进境”许可,降低交易成本。

3. 邮票与钱币:电子盘熄火,现货回暖

2015年邮币卡电子盘疯狂后,2016年监管收紧,**80%电子盘品种跌幅超70%**。但现货市场出现“捡漏”窗口:
- 文革邮票大全套现货价从18万跌至12万,**半年后又回升至15万**;
- 第三套人民币“车工二元”整刀价格稳定在25万—28万区间,**抗跌属性凸显**。


2016年收藏投资的三大疑问

疑问一:经济下行期,收藏品还能保值吗?

答:**能,但只限于顶级资源**。佳士得数据显示,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下滑11%,**但单价超千万美元拍品数量反增9%**。资金避险逻辑下,“尖货”虹吸效应显著。

疑问二:如何判断一件藏品是否被低估?

答:用“三量法则”快速筛查:
- **流通量**:市场可交易数量是否低于年均需求量的20%;
- **曝光量**:近三年是否在权威展览/图录中出现过三次以上;
- **认知量**:主流藏家群体对其真伪、断代争议是否小于10%。
同时满足三项,大概率被低估。

2016年收藏前景怎么样_哪些藏品最具升值潜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疑问三:新手入场如何避免“交学费”?

答:2016年多位资深行家给出“三不碰”原则:
- **不碰“故事型”藏品**:如“某大师临终绝笔”类无法证伪的标的;
- **不碰“概念型”品类**:如“量子能量陨石”等伪科学包装品种;
- **不碰“政策敏感”领域**:如象牙、犀角等交易禁令随时升级。


2016年收藏渠道的隐秘变化

线下:小拍行“捡漏”窗口期

大拍行门槛抬高后,**区域性小拍行成为“漏儿”集中地**。例如杭州某小拍一件清代竹雕笔筒估价3万,因图录照片角度不佳,最终以8.5万成交,三个月后同类品在大拍行拍出22万。

线上:微信群“私洽”崛起

2016年微信月活破8亿,**“藏家群+私洽”模式取代传统论坛**。优势在于:
- 交易链条极短,佣金降至3%—5%;
- 行家实时背书,假货生存空间被压缩;
- 但需警惕“群托”抬价,**建议要求卖家提供72小时无理由退货**。


2016年最具潜力的“黑马”预测

综合市场数据与行家访谈,以下三类藏品可能在2017—2018年爆发:
- **民国文人书法**:梁启超、胡适等手札因学术价值重估,2016年价格仅相当于同等知名度画家作品的1/10;
- **早期摄影原作**:郎静山、吴印咸银盐照片在2016年刚有拍卖纪录,**单价5万—20万区间**,对比国际摄影市场明显低估;
- **限量球鞋**:Nike Air Mag 2016慈善拍卖款以20万美元成交,**开启“可穿戴收藏品”新赛道**,国内潮流藏家开始系统建仓。

2016年的收藏市场没有普涨神话,**却给了清醒者精准布局的机会**。当泡沫被挤掉,真正的价值坐标才浮出水面。

2016年收藏前景怎么样_哪些藏品最具升值潜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