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还能赚钱吗?答案是:能,但必须换打法。过去靠低价跑量的时代已经结束,现在拼的是细分场景、功能升级、情绪价值。

市场容量:看似红海,其实仍有“隐形蓝海”
很多人一听“床上用品”就摇头,觉得早被罗莱、富安娜、水星三巨头瓜分。但数据告诉我们:
- 中国家纺协会最新报告:2023年床品规模突破2300亿元,年复合增速仍保持6.8%。
- 其中功能性床品(抗菌、防螨、控温)增速高达18%,远超大盘。
-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渗透率不足40%,人均年消费额仅为一线城市的1/3。
结论:总量在涨,结构在换,“升级需求”与“下沉空白”并存。
谁在买?Z世代、新中产、银发族画像拆解
Z世代:为“颜值+社交”买单
他们买的不只是床单,而是拍照发小红书的道具。关键词:奶油风、侘寂风、多巴胺配色。客单价不高,但复购频次高,一年换三四套。
新中产:为“健康+效率”买单
工作压力大,睡眠成奢侈品。他们愿意花2000元买一条控温被,只为夜里少醒一次。核心痛点:怕热、怕螨、怕伴侣翻身。
银发族:为“舒适+安全”买单
60岁以上人口已破2.8亿,关节痛、盗汗、夜尿多。他们需要的是防滑床垫、抗菌枕芯、易拆洗床笠,且对价格敏感度低。

产品趋势:从“四件套”到“睡眠解决方案”
别再只卖布,要卖系统。
- 材料升级:天丝、匹马棉、海藻纤维、石墨烯混纺,每一样都能讲出科技故事。
- 功能叠加:一张被子=控温+抗菌+助眠香氛,溢价空间直接翻倍。
- 场景细分:宠物家庭专用除毛四件套、母婴级A类无荧光套件、差旅一次性压缩床单。
案例:某新锐品牌推出“分区压力床垫”,针对夫妻体重差设计,半年卖出10万张,毛利率55%。
渠道变局:线下回暖、直播分化、私域深耕
线下:体验店+快闪店
消费者需要摸得到凉感、闻得到薰衣草。罗莱2023年新开200家“睡眠研究所”,进店转化率提升30%。
直播:垂类达人>明星
家纺退货率本就高,明星带不动。反而是家居测评博主,用显微镜看面料、用数据测温度,粉丝信任度更高。
私域:宝妈团长+睡眠教练
把用户拉进企业微信,每晚8点发“今日睡眠小贴士”,顺带推新品。某品牌通过1000个宝妈团长,单月销售额破千万。

供应链机会:小单快反+柔性定制
过去床品订货会提前半年,现在抖音爆款7天就要交货。
- 江苏南通叠石桥:已有工厂实现72小时打样,500件起订。
- 数码印花技术:让个性化图案成本降到传统印花的1/5。
- 跨境电商:SHEIN家纺类目2023年增长220%,主销欧美学生宿舍。
风险预警:三大坑别踩
价格战:9.9包邮的四件套正在摧毁利润,必须用“功能+服务”做护城河。
同质化:满大街的“100%纯棉”,消费者已经无感。试试“新疆长绒棉+瑞士抗菌技术”的组合拳。
库存:季节性太强,预售+以销定产是标配,千万别赌爆款。
2024入场指南:新手也能做的3个切口
1. 儿童防螨套件:二胎家庭+过敏高发,溢价高,退货率低。
2. 酒店级民宿布草:文旅复苏,小B需求爆发,可打包“洗涤+租赁”服务。
3. 情绪疗愈床品:加入天然精油微胶囊,主打“助眠+解压”,适合直播讲故事。
最后提醒一句:别再问“还能不能做”,要问“凭什么是我做”。找到细分痛点,把一件床品做出医疗级、科技级、美学级的差异,2024年的钱依旧有得赚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