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白酒行业现在到底处于什么阶段?
白酒行业正从“量减价升”的存量竞争阶段,迈向“品牌分化、产区集中”的高质量发展阶段。过去十年,全国规上白酒企业产量由高峰期的1358万千升下滑至2023年的671万千升,但行业营收却从4000亿元增至7563亿元,利润更是翻倍。这说明“喝少喝好”的消费理念已深入人心,高端与次高端成为唯一仍在扩容的价格带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二、未来五年,哪些力量会推动行业继续增长?
1. 消费升级:高端化不可逆
2023年,飞天茅台一批价稳定在2700元以上,五粮液普五站稳千元,国窖1573批价逼近千元,**高端酒价格天花板不断抬升**。中产阶层扩容、礼赠场景刚性、收藏需求旺盛,共同推高行业吨价。预计到2028年,高端酒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,年复合增速保持在15%左右。
2. 产区竞争:赤水河与黄淮名酒带“双轮驱动”
- **赤水河产区**:茅台镇核心产能稀缺,仁怀市规划到2030年将优质酱酒产能控制在60万千升以内,稀缺性带来溢价。
- **黄淮名酒带**:以洋河、古井、今世缘为代表的苏皖酒企,通过“绵柔+淡雅”口感差异化,抢占次高端宴席市场。
3. 渠道变革:数字化直控终端
头部酒企正加速“去经销商化”。茅台“i茅台”上线一年累计注册用户超5000万,直接贡献营收超200亿元;五粮液“智慧门店”已覆盖80%以上核心烟酒店。**数字化让厂家掌握终端动销数据,减少库存堰塞湖风险**。
---三、中小酒企还有机会吗?
答案是:**有,但必须“小而美”**。未来存活的企业需满足三个条件:
- **扎根区域文化**:如山东景芝的“芝麻香”、江西四特的“特香型”,用香型差异化对抗名酒下沉。
- **深耕宴席场景**:通过“一桌式品鉴会”绑定婚庆、寿宴等刚需场景,避开与名酒的正面价格战。
- **拥抱资本整合**:华润入主金种子、复星控股舍得已证明,**产业资本+老名酒品牌**的组合能快速激活沉睡资产。
四、政策风向会如何影响行业?
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白酒从“限制类”产业中移除,但环保与税收仍是悬顶之剑:
- **环保**:赤水河流域实施最严格的“四改两建”,煤改气、污水治理不达标的小酒厂将被关停。
- **消费税**:若从生产端改为零售端征收,**区域酒企因渠道议价能力弱,利润可能下滑5%-8%**。
五、投资者该如何布局白酒赛道?
二级市场看“确定性+成长性”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**确定性**:茅台、五粮液现金流堪比国债,适合防御型配置。
- **成长性**:汾酒全国化、舍得老酒战略、珍酒李渡港股稀缺标的,具备三年翻倍潜力。
一级市场则关注“酱酒产能并购”与“老酒银行”模式:部分基金正低价收购仁怀关停酒厂的老酒库存,待行业回暖后溢价出售。
---六、消费者行为将发生哪些深层变化?
调研显示,Z世代对白酒的接受度出现两极分化:
- **拒绝派**:认为白酒“口感辛辣、酒桌文化压迫”,转而消费低度潮饮。
- **拥抱派**:将茅台冰淇淋、酱香拿铁视为社交货币,**“喝白酒”正在从功能需求变为身份符号**。
这倒逼酒企推出**“低度化+文创化”**产品,如38度国窖1573、汾酒与故宫联名的“国潮酒”,用时尚包装降低年轻群体的心理门槛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