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茶油为何突然走红?
过去三年,天猫、京东两大平台的山茶油销量年均增长42%,搜索指数更是翻了两番。原因并不复杂:消费升级+健康焦虑双重驱动,让“东方橄榄油”从地方特产变成全国爆品。

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?
1. 食用油大盘仍在扩张
中国食用油年消费量已突破3700万吨,即便山茶油只占其中1.5%,也意味着55万吨的潜在空间,对应800亿元零售规模。
2. 高端细分赛道增速最快
- 单价≥150元/500ml的品类里,山茶油占比从12%升至27%
- 礼盒装年复合增长58%,成为节日团购新宠
谁在买山茶油?
孕妇与宝妈:最舍得花钱的群体
小红书调研显示,68%的孕妇把山茶油列为“月子必备”,理由集中在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零胆固醇。
健身与轻食人群:追求低油烟
烟点高达220℃,煎鸡胸、拌沙拉都不易产生反式脂肪酸,完美契合“干净饮食”理念。
中老年三高人群:医生口头推荐
多家三甲医院营养科已将山茶油写入《非药物干预手册》,作为地中海饮食的本土化替代品。
价格带如何分布?
| 价格区间(500ml) | 代表品牌 | 核心卖点 |
|---|---|---|
| 80-120元 | 金浩、老知青 | 物理压榨、农家自产 |
| 120-200元 | 千岛源、沈郎乡 | 有机认证、冷榨工艺 |
| 200元以上 | 绿达、赣南茶油 | 野生山茶籽、低温锁鲜 |
渠道变化:线下回暖、线上爆发
线下:商超“堆头”重现
永辉、盒马把山茶油从货架角落搬到粮油区C位,搭配橄榄油做“高端油组合”,客单价提升35%。

线上:直播带货贡献30%销量
东方甄选单场卖出12万瓶,关键词“烟点高”“月子油”被反复提及,评论区复购率41%。
行业痛点与机会
痛点:掺假与价格战
市面仍有20%产品掺入大豆油、棕榈油,拉低消费者信任;部分产区为抢市场,把收购价压到36元/斤以下,农户积极性受挫。
机会:溯源技术+细分场景
- 区块链溯源:扫描瓶身二维码即可查看压榨日期、山场坐标
- 婴儿辅食油:推出10ml小包装,定价可达8元/支
- 男士剃须油:利用山茶油亲肤特性,切入个护赛道
政策红利正在释放
《油茶产业发展指南》提出到2025年,全国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9000万亩,良种使用率超过65%,中央财政每亩补贴400元,直接降低种植端成本。
未来五年走势预测
价格:稳中有降
规模化种植+冷榨技术普及,预计终端零售价将下探至100元/500ml主流区间,进一步打开大众市场。
品牌:从区域走向全国
湖南“湘茶油”、江西“赣茶油”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将完成整合,诞生3-5个年销售破10亿的全国性品牌。

消费:从“礼品”回归“日耗”
随着价格亲民化,家庭年均用量有望从1.2升提升到3升,真正进入日常烹饪场景。
普通人如何抓住这波红利?
轻创业者:做细分内容号
在抖音、小红书聚焦“月子餐30天用油计划”,通过短视频展示食谱,挂橱窗卖小瓶装,佣金普遍20%以上。
农户:加入合作社降风险
与本地龙头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保底价45元/斤,比散户自己卖高15%,还能共享品牌溢价。
投资者:关注上游设备
低温冷榨设备、茶枯提取蛋白生产线,目前毛利率45%,政策补贴后回本周期缩短至18个月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