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流铁?它与传统铁矿有何区别?
流铁,业内又称熔融还原铁,是一种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直接还原铁矿石得到的产品。它跳过了传统高炉炼焦环节,直接以粉矿、煤粉、氧气为原料,在竖炉或熔融还原炉内完成还原、渗碳、熔化,最终得到碳含量可控、杂质极低的液态生铁。

与传统高炉路线相比,流铁工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:
- 无需焦炭,摆脱对焦煤资源的高度依赖;
- 流程短,从矿石到铁水仅需数小时,而高炉需十数小时;
- 排放低,CO₂、SO₂、NOx 均比高炉路线下降20%–40%;
- 原料灵活,可处理低品位矿、钒钛磁铁矿、含铁粉尘等。
流铁技术路线有哪些?各自优劣如何?
目前主流流铁技术可分为三大流派:
HIsmelt(澳钢联)
采用水平式熔融还原炉,以煤粉和氧气为热源,铁水与炉渣同向流动。优点:炉型紧凑、投资低;缺点:对原料粒度要求高,需干燥粉矿。
COREX(奥钢联)
由预还原竖炉+熔融气化炉两段组成,先用竖炉将矿石预还原成海绵铁,再进入下段熔化。优点:单机产能大(150–200万吨/年);缺点:仍需少量焦炭作骨架,设备庞大。
FINEX(浦项制铁)
在COREX基础上升级,用多级流化床替代竖炉,可直接使用0–8mm粉矿。优点:取消球团、烧结,环保指标更优;缺点:技术垄断,专利费用高。

全球流铁产能现状与区域分布
截至2023年底,全球投产的流铁装置不足20套,总产能约2500万吨/年,仅占全球生铁产量的2%。区域分布呈现“东亚领跑、中东跟进、欧美观望”格局:
- 中国:宝钢湛江1套COREX、沙钢1套FINEX,合计产能600万吨;
- 韩国:浦项光阳厂3套FINEX,产能600万吨,全球占比最高;
- 中东:伊朗SISCO、卡塔尔Qatar Steel各1套COREX,利用廉价天然气;
- 欧美:仅瑞典LKAB试验线,受限于碳排放成本与电价。
流铁未来前景:政策、成本、技术三重驱动
政策红利:碳关税倒逼绿色转型
欧盟CBAM(碳边境调节机制)2026年全面实施,对进口钢铁按吨钢2.0吨CO₂征收关税。流铁路线吨钢排放1.2–1.4吨CO₂,较传统高炉低30%,可节省30–50美元/吨碳成本,成为出口型钢厂“必选项”。
成本拐点:绿氢与廉价可再生电力
当可再生电价低于0.25元/kWh时,绿氢制铁(H-DRI+EAF)与流铁+CCUS成本接近。中东、澳洲、智利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,正规划“绿氢+流铁”一体化项目,预计2030年前新增产能1000万吨。
技术突破:氢基流铁与CCUS耦合
浦项已启动HyREX计划,用氢气替代30%煤粉,目标2030年商业化;宝武与壳牌合作,在湛江COREX装置试验CO₂捕集率90%的CCUS,捕集成本降至25美元/吨。
投资流铁项目需关注哪些风险?
自问:技术成熟度是否足够?
自答:FINEX已稳定运行十年,可用率95%以上;HIsmelt因炉衬寿命短,仍需改进。

自问:原料适应性如何?
自答:高铝、高锌矿会堵塞流化床,需预处理或配矿。
自问:资金门槛有多高?
自答:FINEX单吨投资450–500美元,高于高炉的300美元,但低于氢基DRI+EAF的700美元。
国内钢厂如何布局流铁?
- 沿海基地:利用进口矿、LNG码头,建设200万吨级FINEX,面向出口;
- 资源地:在钒钛磁铁矿、高磷矿富集区,采用HIsmelt吃“粗粮”;
- 城市钢厂:结合CCUS,打造近零排放示范线,争取绿色金融支持。
结语:流铁不是过渡,而是长期选项
在碳中和时代,流铁凭借短流程、低排放、原料灵活三大优势,将与氢基DRI、废钢电炉形成“三足鼎立”格局。对投资者而言,2025–2030年是窗口期:政策补贴、碳价上涨、技术迭代三重红利叠加,率先布局者将获得超额收益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