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享按摩椅赚钱吗?
**在点位优质、运营精细的前提下,单台设备月净收益可达300~800元,回本周期8~14个月,盈利模型已跑通。**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一、为什么现在关注共享按摩椅?
过去三年,高铁站、影院、购物中心的空置率一度攀升,租金下滑,反而让运营商以更低成本拿到黄金位置。随着线下客流恢复,**“低成本拿好位+高客流反弹”**形成剪刀差,利润窗口重新打开。
二、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?
- 中国商业场景可铺设点位约450万个,目前渗透率不足8%;
- 艾瑞咨询预测,到2026年行业GMV将突破220亿元,年复合增速28%;
- 下沉市场(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、县级医院)仍是空白,**增量空间>60%**。
三、盈利公式拆解:一台椅子怎么赚钱?
1. 收入端
以机场候机区为例:
- 客单价:扫码支付15元/15分钟;
- 日均使用:保守12次,节假日25次;
- 月流水:15×12×30=5400元。
2. 成本端
- 设备折旧:采购价4800元,按3年折旧,每月133元;
- 场租分成:与物业25%分成,约1350元;
- 运维+电费:300元。
月净利润≈5400-133-1350-300=3617元,扣除平台抽成后仍剩2000元以上。
四、哪些场景最赚钱?排序来了
| 场景 | 日均人次 | 客单价 | 回本周期 |
|---|---|---|---|
| 机场安检内 | 800+ | 20元 | 6个月 |
| 三甲医院输液区 | 500+ | 12元 | 8个月 |
| 购物中心影院门口 | 300+ | 15元 | 10个月 |
| 网咖休息区 | 200+ | 10元 | 12个月 |
五、下沉市场是不是伪命题?
自问:县城电影院有人扫码吗?
自答:**有,而且付费意愿更高。**原因:
- 娱乐选择少,等待电影开场30分钟空档无处可去;
- 人工按摩店少,单次60元对比扫码10元,价格优势明显;
- 物业租金低,分成比例可谈到15%,净利润率反而高于一线城市。
六、政策与风险:哪些坑要提前避?
1. 合规红线
- 设备需通过GB 4706.10家用按摩电器安全认证;
- 与物业签约必须写明“共享租赁”而非“经营场所”,否则消防验收会卡。
2. 常见损耗
七、2024年入场还有机会吗?
答案是“结构性机会”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**老设备替换潮**:2018年投放的第一批机器已超5年,性能落后,**“以旧换新”**可低价接盘优质点位;
- **场景细分**:母婴室旁的“亲子按摩椅”、电竞酒店里的“电竞按摩椅”仍属空白;
- **广告增值**:椅背屏幕接入本地生活广告,**额外增加15%收入**。
八、如何零经验启动?三步走
Step1 选点位
用百度地图热力图+美团商户人流榜,交叉验证日均客流>1000的区域。
Step2 谈分成
先报20%分成,对方若犹豫,可承诺保底租金300元/月,降低物业顾虑。
Step3 轻资产试水
与头部品牌(如摩摩哒、乐摩吧)合作联营模式,**无需购机,按流水55分成**,跑通数据后再考虑自购设备。
九、未来三年的三大变量
- AI动态定价:根据实时客流调整价格,预计提升12%~18%营收;
- 健康数据服务:通过扶手传感器收集用户疲劳指数,推送给保险公司做增值服务;
- 碳积分激励:用户扫码使用可累计“绿色能量”,兑换商场停车券,提高复购率。
共享按摩椅已从“野蛮投放”进入“精耕细作”阶段,**能否赚钱,关键在选点、控本、持续迭代**。看懂规则的人,现在仍是窗口期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