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市场到底有多大?
根据《中国滋补品蓝皮书》最新数据,2023年国内阿胶零售规模已突破58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1.2%。东阿、福牌、同仁堂三大头部品牌占据约62%市场份额,但区域中小品牌正以“低价+电商”策略快速渗透三四线城市。要问阿胶市场有多大?一句话:它已从小众滋补品升级为大众“轻养生”刚需。

谁在买阿胶?消费画像全解析
- 25-35岁女性:占比47%,购买动机以“调经、备孕、抗初老”为主,客单价集中在300-600元。
- 45-60岁银发族:占比31%,偏好礼盒装,看重“补血、助眠、提高免疫力”,复购周期45-60天。
- 新锐男性用户:占比12%,以程序员、设计师等高压职业为主,关注“抗疲劳、改善睡眠”,偏好即食阿胶糕。
自问自答:为什么年轻人突然爱上阿胶?
答:即食化、零食化、国潮包装把传统胶块变成了“可以嚼着吃的口红”,小红书种草笔记一年激增320%。
政策与原料:决定未来的两根“缰绳”
驴皮资源紧张如何破局?
国内毛驴存栏量十年下降63%,一张驴皮价格从2010年的200元飙升至2600元。头部企业已启动三大应对:
- 海外牧场布局:东阿在墨西哥、澳大利亚建立10万头级养殖基地。
- 替代皮源研发:福牌与中科院合作,利用重组胶原蛋白降低驴皮用量30%。
- 溯源体系:区块链耳标实现“一驴一码”,减少走私灰色供应。
医保与保健品双轨制红利
2024年新版《国家医保目录》将复方阿胶浆继续列为甲类,意味着医院渠道可报销;同时,电商平台的“蓝帽子”阿胶糕按食品管理,避开药字号审批,双轨并行把市场容量直接放大1.8倍。
渠道革命:线下萎缩与线上爆发
渠道 | 2021占比 | 2023占比 | 核心变化 |
---|---|---|---|
连锁药店 | 38% | 29% | 客流下滑,转型体验区 |
医院 | 12% | 15% | 医保放量,处方带动 |
电商自营 | 25% | 41% | 直播+私域,复购率提升2.3倍 |
社群团购 | 5% | 9% | 宝妈团长裂变,月销百万案例频出 |
自问自答:线下药店会被完全取代吗?
答:不会。药店正在升级为“检测+熬胶+体质咨询”的体验中心,东阿阿胶部分旗舰店熬胶体验带动关联销售增长55%。
未来五年三大增长引擎
1. 功能性细分赛道
阿胶+铁、阿胶+益生菌、阿胶+玻尿酸等新配方瞄准孕产、运动恢复、口服美容三大场景,预计2028年贡献120亿元增量。

2. 出海东南亚
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华人市场年增速28%,当地对“补血安胎”概念接受度高,且清真认证门槛低于中东,福牌已在吉隆坡设立分装厂。
3. 男性与Z世代破圈
即饮阿胶口服液、低糖阿胶软糖通过电竞联名、国潮IP包装切入18-24岁人群,预计2026年贡献25%新增用户。
投资风险提示
- 价格天花板:东阿阿胶主力产品终端价已接近6000元/斤,超出普通白领月可支配收入30%,可能抑制复购。
- 功效争议:部分医学大V质疑“阿胶补血”缺乏循证医学证据,舆情可能引发短期销量波动。
- 资本过热:2023年行业新增注册企业487家,同质化竞争或导致价格战。
企业如何抓住红利?
1. 上游锁皮:提前签订3-5年驴皮长协,对冲价格波动。
2. 中游研发:与高校共建“阿胶功效评价中心”,用临床数据回应质疑。
3. 下游私域:搭建“熬胶师+营养师”双IP直播,提升用户LTV(生命周期价值)。
自问自答:现在入局还来得及吗?
答:窗口期仍在。2024-2026年是渠道碎片化与品类细分化的“黄金三年”,中小品牌只要抓住单一场景+单一人群,仍有机会跑出10亿级单品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