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_老年人如何选择保健品

新网编辑 7 0

一、为什么中国保健品市场被持续看好?

中国保健品行业正站在“人口结构+消费升级”双重红利的风口。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,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,占总人口30%以上;与此同时,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增速保持在10%左右。需求端放量、支付能力提升,共同推高了行业天花板。

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_老年人如何选择保健品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政策到底在鼓励还是限制?

很多人担心监管趋严会“一刀切”,事实恰恰相反:

  • 备案制改革:2016年后,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补充剂由注册制改为备案制,新品上市周期从2—3年缩短至3—6个月;
  • 蓝帽子审批提速: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保健食品审评中心人员编制扩充30%,平均审评时间压缩40%;
  • 功能性目录扩容:2022版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由27项增至30项,新增“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水平”等老年人刚需场景。

三、哪些细分赛道最赚钱?

1. 骨关节养护

氨糖、软骨素、Ⅱ型胶原蛋白复配产品连续三年天猫“双11”骨骼健康类目TOP3。50岁以上人群渗透率达22%,客单价集中在300—500元。

2. 肠道微生态

益生菌已从婴幼儿向成人、银发族扩散。2023年京东《成人益生菌消费洞察》指出,55—70岁人群购买件数增速高达180%,高于整体均值4倍。

3. 精准营养

基因检测+个性化定制套餐在北上广深的私域渠道兴起,复购率超过60%,毛利率高达70%。


四、老年人如何选择保健品?

第一步:先体检,再下单

老年人体内营养素水平差异大,建议先查血维生素D、骨密度、同型半胱氨酸,缺什么补什么,避免重复摄入。

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_老年人如何选择保健品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二步:认准“蓝帽子”+批准文号

包装左上角必须有天蓝色草帽标志,批准文号格式为“国食健注G/J+年份+编号”。无此标志即为普通食品,不具备功效保障

第三步:看配方,不追高价

以鱼油为例,关键指标是EPA+DHA含量,而非包装豪华度。每日补充1000mg EPA+DHA即可满足多数心血管需求,单价超过3元/粒就要警惕溢价

第四步:查渠道,拒绝会销

优先选择连锁药房、医院营养科、天猫京东旗舰店。社区讲座、免费旅游、亲情牌会销退货率超过35%,风险极高。


五、线上VS线下:谁才是未来主战场?

维度线下药房线上电商
用户信任度高,药师面对面中,依赖评价与品牌
毛利率35%—45%25%—35%
拉新成本高,地推+返佣低,信息流精准投放
复购率60%45%

结论:线下做信任,线上做规模。头部品牌如汤臣倍健、Swisse已采用“线下药房树形象+线上旗舰店走量”的混合模式。


六、未来五年三大预判

  1. 功能食品化:软糖、即饮口服液、压片糖果将替代传统胶囊片剂,降低老年人吞咽门槛;
  2. 医保外支付:商业健康险将把部分循证充分的保健品纳入报销目录,如叶酸、维生素D;
  3. 跨境渠道整合:海南自贸港“零关税”清单将引入更多海外小众品牌,倒逼国内升级配方。

七、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
Q:进口保健品一定比国产好吗?
A:不一定。国产龙头在原料纯度、重金属控制上已与国际接轨,且更懂中国人体质。进口品牌优势在品牌溢价与细分功能,如护肝、护眼。

Q:长期吃保健品会不会伤肝?
A:按推荐剂量服用、定期复查肝功能即可规避。真正伤肝的是超剂量或混服含相同成分的多款产品。

Q:儿女如何说服父母理性购买?
A:与其劝阻,不如主动提供正规渠道清单,并教会他们查批准文号、看第三方检测报告,把主动权还给父母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