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团外卖未来五年仍将保持盈利,核心驱动力来自下沉市场渗透、即时零售扩张与数字化提效。

一、为什么外卖行业天花板远未到来?
很多人担心外卖市场饱和,但数据告诉我们:2023年中国餐饮大盘规模约5.2万亿元,外卖渗透率仅25%,对比日韩35%—40%仍有空间。
- 人口结构红利:Z世代与银发族同时在线,一人食、健康餐、老年低盐餐需求激增。
- 场景延伸:下午茶、夜宵、早餐三大增量时段订单占比已超35%,且增速高于午餐晚餐。
- 下沉市场:三线及以下城市外卖用户年复合增长18%,客单价提升7%,骑手成本却低15%。
二、美团外卖靠什么继续赚钱?
1. 规模效应+动态补贴算法
美团日订单峰值突破6000万单,**单均配送成本降至3.2元**,比竞争对手低0.8—1.1元。通过AI预测需求并动态调整补贴,2023年Q4营销费用率已降到15.8%,比2021年下降4.3个百分点。
2. 广告与佣金双轮驱动
广告收入增速连续三年>30%,**品牌馆、神券节、直播带货**三大产品贡献超50%新增广告预算。佣金率稳定在12%—14%,但高毛利KA品牌占比提升,带动整体take rate稳中有升。
3. 即时零售第二曲线
美团闪购2023年GMV突破2000亿元,**医药、鲜花、母婴**等高客单品类增速>50%。外卖网络复用使履约成本仅为新玩家的60%,形成天然护城河。
三、下沉市场打法拆解:县城外卖如何盈利?
以安徽临泉县为例,常住人口165万,美团外卖日单量6万单,**单均毛利1.4元**,看似微薄,实则健康:

- 低运力成本:骑手日均配送40单,每单成本2.1元,比一二线城市低30%。
- 高复购品类:奶茶、炸鸡、烧烤三大品类占订单量62%,复购周期2.8天。
- 本地化运营:联合本地商超推出“次日达”团购,外卖用户转化为闪购用户的比例达27%。
四、技术红利:无人机与自动配送车何时规模化?
美团已在深圳、上海等地常态化运营无人机航线,**平均配送时长12分钟**,比传统骑手快8分钟。2024年计划新增50条航线,**单均成本降至6元**,预计2026年在高客单价场景(如高端甜品、药品)实现盈亏平衡。
自动配送车则聚焦校园与园区,**每车日均120单**,替代2.5名骑手,综合成本已低于人力15%。政策端北京、深圳已发放L4级无人配送车牌照,规模化障碍逐步清除。
五、政策与竞争:抖音、京东能否撼动美团?
抖音外卖2023年GMV约200亿元,仅为美团6%,**核心瓶颈在履约**:第三方运力成本比美团高20%,且无法保障30分钟达。京东到家依托达达快送,但SKU以商超为主,餐饮供给不足。
监管层面,《即时配送服务规范》要求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,美团通过**“合作商灵活用工+商业保险”**方案,将新增成本控制在每单0.12元,影响有限。
六、未来五年盈利模型预测
指标 | 2023A | 2025E | 2027E |
---|---|---|---|
日均订单(万单) | 5300 | 7200 | 9500 |
单均收入(元) | 5.8 | 6.2 | 6.7 |
单均成本(元) | 3.2 | 3.0 | 2.8 |
经营利润率 | 8.5% | 11.2% | 13.5% |
核心假设:下沉市场贡献60%新增订单,广告收入年复合增速25%,即时零售GMV占比提升至35%。

七、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:估值是否已透支?
当前美团外卖业务对应2024年预期PE约28倍,低于DoorDash的35倍。若将闪购、到店酒旅协同效应纳入SOTP估值,**外卖业务合理估值区间应为30—35倍**,仍有15%—25%上行空间。
八、用户视角:点外卖会更贵吗?
短期看,**会员红包与直播神券**仍会持续,平台通过广告收入补贴C端;长期看,动态定价将让高峰时段溢价更透明,但非高峰期可能降价。对用户而言,**“准时达+品质保障”**的溢价意愿正在提升,客单价温和上涨5%—8%可接受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