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建筑行业整体景气度如何?
2016年,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9万亿元,同比增长7.1%,增速较2015年回升1.3个百分点。虽然整体仍低于2010-2013年的双位数增长,但**“触底回升”**的信号明显。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为最大亮点,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达17.4%,直接带动铁路、公路、市政、水利等细分领域订单放量。

哪些细分赛道在2016年最赚钱?
1. 装配式建筑:政策红利爆发
国务院在2016年2月发布《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“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,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%”。当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同比**增长85%**,钢结构、PC构件企业毛利率普遍提升3-5个百分点。
2. 轨道交通:PPP模式加速落地
2016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里程超过4200公里,PPP项目入库金额突破1.2万亿元。**“地铁+物业”**捆绑开发模式让中建、中铁建等央企获得超额收益,部分项目IRR可达12%-15%。
3. 特色小镇:地产商转型新出口
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后,房企通过“基建配套换土地”模式切入。以华夏幸福嘉善产业新城为例,2016年基建投资仅35亿元,却撬动周边住宅销售额超120亿元,**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%**。
2016年建筑业面临哪些风险?
资金链断裂风险:当年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至92天,部分中小民企因甲方拖欠工程款被迫停工。
原材料价格波动:螺纹钢价格从年初1800元/吨暴涨至年底3200元/吨,导致大量固定总价项目亏损。
营改增冲击:5月1日全面推行的营改增使企业税负从3%营业税变为11%增值税,进项发票管理不善的企业实际税负反增2-3个百分点。
2016年建筑企业如何突围?
策略一:向EPC总包转型
中国中冶通过收购设计院实现EPC能力闭环,2016年EPC项目毛利率较传统施工业务**高出8个百分点**,且回款周期缩短30%。

策略二:布局“一带一路”
中国交建在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中采用“中国标准+中国设备+中国管理”模式,2016年海外营收占比升至28%,**海外项目利润率比国内高5-7个百分点**。
策略三:切入建筑后市场
上海建工成立“建工电商”平台,整合建材采购、设备租赁、劳务分包三大环节,2016年平台交易额达86亿元,**供应链金融利差贡献利润占比15%**。
2016年建筑业技术革新有哪些突破?
BIM技术渗透率提升:当年特级资质企业BIM应用率从35%增至52%,万科在上海七宝万科广场项目中通过BIM减少90%管线碰撞返工。
无人机测绘普及>:中建三局在武汉绿地中心项目使用无人机每日巡航,土方测量效率提升20倍,误差控制在3厘米内。
3D打印实验性应用:苏州工业园建成全球首栋3D打印别墅,建造周期从2个月压缩至3天,材料浪费减少60%。
2016年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变化
当年注册建造师缺口达50万人,**“持证项目经理年薪暴涨至30万+”**。装配式建筑领域出现“产业工人”新职业,月薪比普通木工高40%。值得注意的是,碧桂园启动“未来领袖”计划,以200万年薪招聘博士级项目总经理,标志着行业人才竞争进入高学历阶段。
2016年建筑业未来五年趋势预判
- 绿色化:2016年新版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实施,三星级绿色建筑补贴提升至80元/㎡,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达2.3万亿元。
- 数字化:广联达等软件企业当年研发投入增长35%,BIM+GIS+IoT融合将重构项目管理模式。
- 集中化:前8家央企新签合同额占比从2015年的28%升至2016年的34%,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