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现状:谁在赚钱,谁在退场?
**谁在赚钱?** - **垂直型内容代理**:专注美妆、母婴、宠物等细分赛道,用KOC矩阵+直播切片帮品牌做转化,毛利率可达40%以上。 - **技术型投放团队**:手握自研DMP或AI投放脚本,帮甲方把CPA压到行业均值的一半,按效果分成。 - **出海整合服务商**:把国内短视频打法复制到TikTok、Temu,吃跨境品牌的预算红利。 **谁在退场?** - 只靠买量赚差价的传统代理; - 只做品牌曝光、不谈ROI的创意热店; - 没有技术壁垒、只靠人脉接单的中小工作室。 ---2024年还能入局吗?先回答三个灵魂拷问
1. 没有大客户资源怎么办?
**答案:做“效果分包”**。 把大代理消化不完的中小预算接过来,按CPA/CPS结算。举例:某国际美妆集团年框里有一条“小红书素人笔记5000篇”,大代理嫌利润低,你以每篇80元成本接下,转手找学生兼职完成,单篇净利30元,5000篇就是15万纯利。2. 不会拍片也不会写脚本怎么办?
**答案:用AI工业化生产**。 - 脚本:ChatGPT+产品Brief生成20条短视频脚本; - 画面:Midjourney出分镜图,Runway生成动态素材; - 配音:ElevenLabs克隆品牌御用声线。 一条30秒信息流广告,从创意到成片只需2小时,成本压缩到200元以内。3. 预算被砍,甲方要“品效合一”怎么解?
**答案:把品牌广告做成效果广告的外壳**。 案例:某新消费咖啡品牌要求“提升调性同时带销量”。 - 策略:拍一条“都市打工人早八咖啡”剧情短片,抖音投流; - 钩子:评论区置顶“0.01元试喝券”链接; - 结果:视频播放300万,券核销率18%,ROI 1:4.2,品牌搜索指数上涨240%。 ---新机会地图:2024年值得押注的4个细分赛道
**1. 本地生活代运营** - 美团/抖音团购套餐拍摄+投流,按核销抽佣10%-15%; - 核心能力:脚本模板化+同城探店达人库。 **2. B2B工业品短视频** - 工厂设备、电子元器件等冷门品类,用“生产过程ASMR”内容获客; - 玩法:阿里巴巴国际站+YouTube Shorts双平台分发,线索成本比谷歌广告低70%。 **3. 虚拟偶像广告代言** - 用Unreal Engine打造品牌虚拟人,接代言、做直播; - 成本:建模5万,后续每月运营1万,报价却是真人KOL的1/3。 **4. AI程序化创意平台** - 把爆款素材拆解成“文案+画面+BGM”元素库,甲方输入SKU自动生成100条广告; - 收费模式:SaaS订阅+按消耗抽成,复购率可达80%。 ---入场 checklist:从0到1的7个动作
1. **选赛道**:优先选“离钱近”的细分,如医美、教育、金融。 2. **搭团队**:3人起步——投手+剪辑+商务,全部远程办公。 3. **做案例**:用虚拟品牌或自家产品跑通数据,3天内产出3套素材。 4. **冷启动获客**:在脉脉、Boss直聘搜索“市场总监”,私信“免费代投一周”。 5. **定价策略**:前3个客户只收成本,换授权做案例;第4个客户开始按效果分成。 6. **技术杠杆**:接入腾讯广告Marketing API,实现批量建计划、自动盯盘。 7. **风险对冲**:签对赌协议,ROI未达标则退还服务费,降低甲方决策门槛。 ---未来三年:广告公司会变成什么样?
**组织形态** - 10人以下的“超级个体户”成为主流,核心资产是数据和脚本模板; - 传统4A模式瓦解,项目制替代年框制。 **盈利模式** - 从“收服务费”转向“赚增量分成”,甚至直接入股甲方品牌; - 技术SaaS化,把内部工具卖给同行,开辟第二收入曲线。 **核心竞争力** - **数据颗粒度**:能追踪到“哪一句文案带来了复购”; - **内容迭代速度**:24小时内根据评论区反馈更新素材; - **跨平台套利能力**:发现TikTok爆梗后2小时内在视频号复刻。 ---写给犹豫者的最后一击
问:现在进场会不会太晚? 答:**2024年的广告业就像2012年的公众号,看似红海,实则刚刚分层**。 早年的赢家靠抢流量,今天的赢家靠抢“效率差”。 只要你能在某个细分环节比同行快30%、便宜30%,就能活下来,并且活得不错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