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SEO前景到底怎样?
2015年被业内称为“移动优先”元年,Google在年初公开宣布移动友好度成为排名信号,百度随后跟进。这意味着:PC流量红利见顶,移动端成为主战场。同时,语义搜索、结构化数据、HTTPS全面普及,让传统关键词堆砌彻底失效。

移动搜索优化怎么做?从这三步开始
1. 移动友好度检测:先体检再动刀
自问:我的站点在手机上打开需要几秒?
答案:超过3秒,跳出率就会飙升30%以上。
工具清单:
-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:给出压缩图片、启用Gzip等具体建议
- 百度移动适配:检测跳转适配、代码适配、自适应三种方案的完成度
2. 结构化数据:让搜索引擎秒懂页面
自问:为什么同行摘要里有评分星星,我的没有?
答案:他们用了Schema.org标记。
实施步骤:
- 确定页面类型:文章用Article,商品用Product
- 在JSON-LD里补充name、image、description三要素
- 用百度站长工具“结构化数据”模块提交校验
3. 语音搜索布局:长尾词的新蓝海
2015年语音搜索占比已达20%,查询句式更口语化。
优化技巧:
- 用疑问句做H2标题,如“如何快速降低网站跳出率”
- 在正文前50字直接给出答案,再展开解释
- FAQ页面采用“问题-答案”成对出现,方便语音助手抓取
HTTPS迁移:2015年不做就晚了
Google把HTTPS列为轻量级排名因素,百度随后宣布同等待遇。
迁移避坑指南:
- 全站301,不要只跳首页
- 更新CDN、广告联盟、统计代码里的HTTP链接
- 用Search Console提交HTTPS版本的sitemap
内容策略:从关键词到主题集群
2015年RankBrain上线,搜索引擎开始理解“主题”而非“词语”。
执行框架:
- 先定核心主题,如“移动SEO”
- 围绕主题产出5-7篇深度文章,内部链接形成集群
- 每篇文章聚焦一个细分问题,避免内部竞争

外链建设:质量>数量的分水岭
自问:现在还能买链接吗?
答案:可以,但必须是“广告性质”并加nofollow,否则风险极高。
2015年安全做法:
- 客座博客:找行业相关、DA>30的站点投稿
- 资源置换:用工具或模板换取教育、政府域名的链接
- 失效链接:用Check My Links找出404页面,推荐自己的内容替换
本地搜索:被忽视的流量洼地
2015年“附近”类搜索增长200%,尤其餐饮、维修行业。
优化清单:
- Google商家信息:确保NAP(名称、地址、电话)一致
- 百度地图标注:上传门店照片、营业时间、服务项目
- 用户评价:主动邀请满意客户在地图App内留下五星评论
技术细节:AMP与App Indexing
AMP(Accelerated Mobile Pages)在2015年10月上线,新闻站点优先受益。
实施要点:
- 使用AMP HTML规范,限制CSS大小在50KB以内
- 在head里加,指向AMP版本URL
- 用Google Search Console的AMP报告监控错误
App Indexing则让原生内容出现在搜索结果,需配置intent filter。
数据监控:从PV到用户参与度
2015年SEO指标升级,跳出率、停留时长、回访率成为核心。
仪表盘搭建:
- Google Analytics:自定义“移动设备”细分,对比转化路径
- 百度统计:用“页面点击图”找出移动端按钮热区
- 热力图工具:Crazy Egg记录折叠线以上区域的用户行为
常见误区:别再犯这些错
误区一:把PC内容简单缩小到移动端
误区二:忽略字体大小,16px以下在手机上几乎不可读
误区三:弹窗广告挡住主体内容,直接被算法降权
纠正方法:用响应式设计+媒体查询,确保任何屏幕都能舒适阅读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