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中国水电为何仍是“压舱石”?
“十四五”规划把水电列为“可再生基荷电源”,与风光互补。原因有三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**调峰能力强**:龙头水库一天内可完成50%以上负荷升降,远快于煤电。
- **碳排几乎为零**:全生命周期排放仅4g/kWh,约为光伏的1/4。
- **经济性突出**:度电成本0.2~0.3元,低于海上风电和储能配套光伏。
二、未来十年装机规模到底能翻几番?
官方口径:2030年常规水电装机4.5亿千瓦,抽水蓄能1.2亿千瓦,合计5.7亿千瓦,比2023年净增约1.4亿千瓦。
民间机构更乐观:若算上雅鲁藏布江下游及怒江干流,2035年有望突破6.2亿千瓦。
三、哪些区域将成为新一轮开发主战场?
1. 金沙江上游:川藏段
规划8级电站,总装机2100万千瓦,2027年起陆续投产。
2. 雅砻江中游:两河口—牙根段
两河口水库已投运,下游牙根一级(150万千瓦)预计2026年开工。
3. 大渡河上游:双江口—金川段
双江口(200万千瓦)2024年首台机发电,金川(86万千瓦)正做可研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四、抽水蓄能为何突然“井喷”?
国家能源局2023年批复了86个站点,总规模1.1亿千瓦,相当于过去40年建成总量的2倍。
背后逻辑:
- **电网侧刚需**:风光装机占比超40%后,系统需要15%以上的灵活调节电源。
- **商业模式跑通**:两部制电价+容量补偿,IRR可达8%~10%。
- **建设周期缩短**:采用标准化设计,从核准到首台机发电压缩至4年。
五、水电消纳会不会再出现“弃水”?
2023年四川弃水率已降至1.7%,核心措施:
- **特高压外送**:白鹤滩—江苏±800kV线路每年送电超300亿千瓦时。
- **水火风光打捆**:云南与广东签订“多年期+曲线”协议,水电低谷由煤电补位。
- **就地发展高耗能**:四川引进多晶硅、锂电正极材料,年新增电量需求200亿千瓦时。
六、生态红线会不会卡死新项目?
环评趋严,但路径清晰:
**避让**:金沙江旭龙电站将坝址上移2公里,避开鱼类产卵场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**减缓**:两河口建仿生态鱼道,过鱼效率从30%提升到78%。
**补偿**:乌东德电站投入23亿元做栖息地修复,增殖放流规模每年200万尾。
七、投资回报率现在处于什么水平?
以2023年核准的雅砻江孟底沟为例:
项目 | 数值 |
---|---|
装机 | 240万千瓦 |
总投资 | 580亿元 |
年利用小时 | 4500h |
上网电价 | 0.297元/kWh |
全投资IRR | 8.2% |
抽水蓄能项目因容量电价兜底,资本金IRR普遍9%~11%。
八、普通人如何分享水电红利?
三条路径:
- **绿电交易**:广东用户可买四川水电,价格比煤电低3~5分/度。
- **REITs**:首批水电REITs(如深圳能源东部电厂)2023年分红率4.9%。
- **产业链就业**:风机塔筒、压力钢管、水电铝加工,仅四川就新增岗位5万个。
九、2035年后的想象空间在哪?
水电与氢能耦合:利用汛期富余电量制氢,雅砻江流域规划年产绿氢30万吨基地。
水电+算力:云南提出“以电育数”,203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1000亿千瓦时,全部由水电直供。
国际河流开发:澜沧江—湄公河联合调度机制已建立,若缅甸、老挝境内电站落地,可新增2000万千瓦装机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