冥币市场未来五年趋势_冥币生意还能做吗

新网编辑 9 0

冥币市场到底有多大?

根据2023年殡葬协会联合调研,**中国冥币及相关祭祀用品年零售额已突破580亿元**,且以每年7%—9%的速度增长。其中,**线上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12%跃升至2023年的41%**,抖音、拼多多成为增量主阵地。

冥币市场未来五年趋势_冥币生意还能做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谁在买冥币?

  • 核心人群画像:25—45岁城市白领,占比54%,他们更愿为“高颜值”“环保”买单。
  • 下沉市场潜力:县域及乡镇60岁以上人群仍是线下购买主力,但客单价低、复购高。
  • 海外华人订单:北美、东南亚华人社区贡献约8%的线上销量,且愿意支付3—5倍溢价。

冥币生意还能做吗?政策与风俗双重夹击

政策红线:禁烧令≠禁售令

全国已有187个城市出台“禁烧令”,但**仅限制明火焚烧,并未禁止冥币生产与销售**。商家通过“无烟香”“电子冥币”等合规产品规避政策风险,反而催生新赛道。

风俗迭代:从“烧”到“寄”

“云祭扫”平台2023年用户破千万,**“线上点烛+线下代烧”套餐客单价达128元**,利润率是传统冥币的4倍。风俗并未消失,只是换了载体。


未来五年三大增量场景

  1. 定制化冥币:印有逝者照片、二维码的“纪念钞”溢价可达300%,需解决肖像权授权问题。
  2. 环保材料:玉米淀粉基可降解冥币成本虽高30%,但一线城市接受度超60%。
  3. 跨境DTC品牌:通过TikTok直播向海外华人售卖“美元版”“欧元版”冥币,毛利率超70%。

供应链暗战:谁掌握纸厂谁赢

全国冥币生产集中度极低,**前五大厂商市占率不足12%**。但上游特种纸(含荧光纤维、防伪线)被浙江富阳、广东东莞三家纸厂垄断,**提前锁价可降低成本18%—22%**。中小商家若无法直采,只能被动承受季度调价。


线上运营三板斧

关键词布局

抖音搜索下拉词“清明节送什么”“给爷爷烧什么”转化率比通用词高4倍,需在视频标题前15字植入。

场景化短视频

拍摄“代客祭扫”全过程,**突出“代烧+全程录像回传”服务**,单条视频可带来200—500单成交。

冥币市场未来五年趋势_冥币生意还能做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私域复购

微信社群提前45天推送“中元节预售”,**老客享9折+免费代写祭文**,复购率可提升至35%。


风险预警:压货与版权陷阱

  • 季节性压货: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三大节点占全年销量78%,需用“预售+阶梯折扣”降低库存风险。
  • 版权雷区:2023年某商家因冥币图案仿制“人民币”被央行罚款50万元,**改用原创“天地银行”设计可规避**。

冥币会消失吗?

不会。只要生死观存在,祭祀需求就不会消亡。**变化的只是形态**:从黄纸到金箔,从明火到AR投影,内核仍是情感寄托。提前布局合规产品、跨境渠道、环保材料的玩家,反而能在洗牌期吃到最大红利。

冥币市场未来五年趋势_冥币生意还能做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