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全球都在重新评估矿产资源?
过去十年,**“碳中和”**与**“供应链安全”**成为各国政策高频词,直接推高了锂、钴、镍、铜、稀土等关键矿物的需求曲线。国际能源署(IEA)预测,到2040年仅清洁能源技术对锂的需求就将增长**42倍**。这意味着,谁掌握资源,谁就握住了下一轮产业竞争的筹码。

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矿产清单
1. 新能源金属:锂、钴、镍、锰
- 锂:高镍三元与磷酸铁锂路线并存,盐湖提锂成本已降至**3000美元/吨**以下,南美“锂三角”仍是主战场。
- 钴:刚果(金)占全球供应**70%**,ESG风险高,高镍低钴化趋势明显,但军工与高温合金需求刚性。
- 镍:印尼红土镍矿HPAL技术突破,将硫酸镍成本拉低**18%**,2025年或出现结构性过剩。
2. 能源转型金属:铜、铝、银
- 铜:每GW光伏装机耗铜**5000吨**,全球铜矿品位年均下滑**0.2%**,再生铜占比需提升至**35%**才能平衡供需。
- 银:TOPCon与HJT电池银浆单耗差异达**30mg/片**,银价若突破**30美元/盎司**,铜电镀技术将加速替代。
3. 战略小金属:稀土、镓、锗
- 稀土:中国主导分离产能,但美国MP Materials与澳洲Lynas扩产,2027年或出现**轻稀土过剩、重稀土短缺**。
- 镓、锗:中国出口管制后,欧洲启动**“关键原材料法案”**回收计划,从LED废料中回收镓的纯度已达**99.99%**。
如何系统评估一项矿产投资?
第一步:资源禀赋——“量”与“质”的双重验证
问自己:矿床是否达到**JORC或NI 43-101标准**?剥采比是否低于**3:1**?例如,紫金矿业收购的西藏巨龙铜矿,虽然海拔5000米,但铜当量品位**0.41%**、资源量**1000万吨**,具备世界级规模。
第二步:成本曲线——别只看现货价,要看**75%分位成本**
2023年锂辉石现金成本**450-650美元/吨**,而非洲部分项目因运费与重选回收率低,成本高达**900美元/吨**。若碳酸锂价格跌破**8万元/吨**,这些项目将率先停产。
第三步:政策与ESG——“采矿许可”比“采矿”更难
- 社区关系:秘鲁Las Bambas铜矿因社区堵路,2022年损失**15万吨**产量。
- 碳关税:欧盟CBAM将于2026年覆盖铝、铜,使用水电冶炼的挪威铝厂较煤电冶炼的中国企业有**600元/吨**成本优势。
第四步:技术迭代——颠覆往往来自实验室
固态电池若实现商业化,锂单耗将下降**30%**,但硅基负极可能带动**石墨需求翻倍**。投资者需跟踪**MIT、中科院**等机构专利布局。
2024-2030年价格情景模拟
品种 | 基准情景 | 乐观情景(绿色投资超预期) | 悲观情景(全球经济衰退) |
---|---|---|---|
碳酸锂(万元/吨) | 12-15 | 20-25 | 8-10 |
铜(美元/磅) | 3.8-4.2 | 5.0-5.5 | 3.0-3.3 |
稀土氧化物(万元/吨) | 45-55 | 70-80 | 30-35 |
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?
1. 二级市场:盯住“资源+冶炼”一体化龙头
- 天齐锂业:拥有格林布什锂矿26%权益,锂精矿长协价低于现货**20%**。
- 洛阳钼业:TFM铜钴矿扩产后,钴产量将占全球**15%**。
2. 一级市场:关注“技术降本”早期项目
例如,美国**Summit Nanotech**采用选择性吸附法从盐湖提锂,淡水消耗量仅为传统方法的**10%**,已获**宝马风投**投资。
3. 期货与ETF:用波动率换时间
- LME锂期货:2024年推出,现金结算,适合对冲价格风险。
- VanEck稀土ETF:持仓包括中国稀土、美国MP Materials,分散地缘政治风险。
最后三个自问自答
问:现在入场会不会太晚?
答:参考2015-2018年锂周期,碳酸锂从**4万涨到16万**用了三年,而回调到**8万**仅用八个月。当前处于第二浪调整期,**2025年前或再迎主升浪**。

问:非洲项目值得冒险吗?
答:马里古拉米纳锂矿,赣锋锂业持股50%,全成本**550美元/吨**,但需自建**120公里**公路。若当地政局稳定,IRR可达**35%**。
问:再生资源会终结矿业吗?
答: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仅能满足**12%**锂需求,且二次料杂质高,**火法-湿法联合工艺**成本仍比原矿高**20%**。矿业至少还有**15年**窗口期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