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墙行业到底还有没有增长空间?
**答案是肯定的。** 过去十年,中国幕墙产量年均增速保持在7%左右,2023年总产值已突破5600亿元。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三点: - **城市更新**:北上广深核心区超30%的写字楼进入外立面翻新周期,单栋改造成本普遍在2000万—8000万元之间。 - **双碳政策**:2025年起,新建公共建筑需达到近零能耗标准,高性能幕墙(U值≤0.8)渗透率将由目前的12%提升到40%。 - **海外市场**:中东“2030愿景”、东南亚基建潮带来每年约200亿元的新增订单,国内头部企业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25%。 ---未来五年哪些幕墙技术最吃香?
**1. 光伏幕墙(BIPV)** 每平方米可发电120—180W,投资回收期缩短至6—8年,隆基、江河已联手推出可量产的无龙骨组件。 **2. 智能呼吸幕墙** 通过传感器调节百叶开合角度,空调能耗降低25%—35%,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一年节省电费超400万元。 **3. 超高层单元式幕墙** 工厂预制率超90%,现场安装效率提升3倍,上海中心大厦用这一技术将工期压缩了8个月。 ---幕墙公司怎么选才不会踩坑?
**第一步:看资质与案例** - **“双甲”资质**(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+施工专业承包一级)是硬门槛,全国不足300家。 - **案例匹配度**:优先选择做过同类型、同高度项目的公司,比如选做200米以上幕墙经验的企业去承接150米项目,风险更低。 **第二步:算成本与账期** - **低价陷阱**:低于市场价15%的报价往往通过减配玻璃、铝型材厚度实现,后期漏水概率提升4倍。 - **付款节点**:行业惯例为“预付款10%+进度款70%+竣工款15%+质保金5%”,若对方要求预付款超30%,需警惕资金链问题。 **第三步:验工厂与供应链** - **自有工厂**:拥有2万平方米以上生产基地的企业,交期可控性比外包高60%。 - **型材品牌**:坚美、凤铝的耐候性数据公开可查,若合同中出现“同等档次”字样,务必要求指定品牌。 ---中小幕墙企业如何突围?
**1. 绑定地方国企** 与城投、建工集团成立合资公司,可优先拿到市政场馆、医院学校等订单,毛利率稳定在18%—22%。 **2. 深耕细分领域** - **旧改幕墙**:北京、上海每年释放超300万平方米改造需求,单项目体量虽小(500万—2000万元),但竞争少、回款快。 - **异形幕墙**:双曲面铝板加工溢价高达30%,掌握三维建模+冷弯技术的小团队也能活得滋润。 ---海外项目要注意哪些坑?
**1. 标准差异** 中东要求幕墙抗风压需通过±6000Pa循环测试,比国标高20%,需提前送样至迪拜中央实验室认证。 **2. 汇率波动** 东南亚项目普遍以美元结算,若签约到收款周期超8个月,可采用“远期结售汇”锁定汇率,避免3%—5%的利润蒸发。 **3. 本地劳工** 印尼规定外资项目需雇佣30%以上本地工人,需预留2个月培训期,否则可能面临每天1万美元罚款。 ---幕墙行业人才缺口有多大?
**目前缺口约12万人**,集中在三类岗位: - **BIM深化设计师**:需同时掌握Revit+Rhino+幕墙计算软件,年薪30万起步仍一人难求。 - **海外项目经理**:要求英语六级+中东/东南亚经验,猎头挖人溢价50%。 - **节能计算工程师**:熟悉PHPP、EnergyPlus模拟,能帮企业通过绿色建筑三星认证,单个项目奖金可达10万元。 ---2024年幕墙招标新动向
**1. EPC模式占比提升** 业主更倾向于“设计+采购+施工”打包招标,减少协调成本,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中标率提高40%。 **2. 碳排放指标写入标书** 上海、深圳已试点要求投标方提供幕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报告,未达标直接废标。 **3. 供应链金融介入** 银行开始为幕墙项目提供“订单贷”,中标企业凭合同可获70%材料预付款,但需绑定指定供应商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