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超市前景如何_未来超市还能赚钱吗

新网编辑 14 0

中国超市前景如何?答案是:结构性机会仍在,但赚钱逻辑已彻底改变。

中国超市前景如何_未来超市还能赚钱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为什么有人唱衰,有人加码?

过去三年,传统大卖场关店潮频上热搜,永辉、家乐福、沃尔玛接连收缩;与此同时,山姆、Costco、盒马X会员店却排队开店。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,其实是“需求分层”“供给重构”同步发生。

  • 需求端:一二线城市追求品质、三四线追求性价比,县域市场仍缺现代零售供给。
  • 供给端:大卖场模式“大而全”失效,仓储店、社区店、折扣店切走流量。

二、未来五年,哪些业态会跑出来?

1. 会员仓储店:高客单+高复购的“现金奶牛”

山姆2023年在中国销售额超800亿元,单店年销可达30亿元。核心秘诀只有两点:

  1. SKU极致精简:4000个SKU却覆盖家庭场景。
  2. 自有品牌占比超30%:Member’s Mark毛利率比同类商品高8-12个点。

2. 社区生鲜超市:离消费者“最后500米”的战争

钱大妈、百果园、鲜丰水果用“小面积+高周转”把损耗率压到3%以下,而传统超市生鲜损耗普遍在8%-12%。关键打法:

  • 日清模式:晚上七点开始阶梯打折,清库存不损毛利。
  • 预售+自提:提前锁定需求,降低备货风险。

3. 硬折扣店:下沉市场的“价格屠夫”

奥特乐、小象生活把一线品牌的尾货、临期品以3-5折销售,毛利率仍能维持在18%-22%。底层逻辑:

  • 供应链直采:跳过经销商,采购成本降15%-20%。
  • 极简装修:单店装修成本控制在500元/㎡以内。

三、传统超市如何自救?

1. 砍掉低效SKU,做“品类杀手”

华润万家2024年试点“品类舰长”制度:把洗发水、奶粉等品类外包给宝洁、惠氏运营,超市收固定扣点+销售分成。结果:

中国超市前景如何_未来超市还能赚钱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降到28天
  • 缺货率下降60%

2. 重构人效,用数字化减员增效

永辉在福州的“仓店合一”实验:把后场仓库改成“前置仓”,拣货员兼职理货员,人效提升40%。技术投入:

  • 电子价签+RFID:实时盘点,减少人工抄码。
  • AI补货系统:根据天气、节假日自动调整订单。

3. 从“卖商品”到“卖服务”

盒马鲜生在上海推出“代炒菜”服务,顾客买海鲜后加15元现做,带动关联销售增长35%。其他案例:

  • 胖东来茶叶专柜:免费茶艺教学,茶叶复购率超60%。
  • 沃尔玛“亲子厨房”:周末烘焙课,带动高毛利烘焙原料销售。

四、县域超市还有机会吗?

答案是“有,但必须做本土化改造”

1. 商品结构:70%民生+30%升级

河南濮阳绿城超市把大米、面粉、食用油做成“堆头山”,价格比农贸市场低5%,引流效果堪比电商补贴。同时引入认养一头牛、元气森林等网红品牌满足年轻人。

2. 营销打法:用“赶集思维”做会员

广西联华超市每月8号搞“会员赶集日”,凭会员卡买鸡蛋限购2斤,到店率提升3倍。关键细节:

中国超市前景如何_未来超市还能赚钱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提前三天村里大喇叭广播
  • 会员积分换洗衣粉、脸盆等实用品

3. 物流降本:共享仓配联盟

山东“九州联采”由18家县域超市合资建区域仓,统一采购宝洁、联合利华,采购成本降12%,配送时效从72小时缩至24小时。


五、资本怎么看?三个信号

  • 信号一:2024年Q1,仓储店赛道融资总额超25亿元,高瓴、红杉全部押注。
  • 信号二:社区折扣店“小喵超市”获腾讯A+轮投资,单店模型跑通后估值达10亿人民币。
  • 信号三:传统商超REITs破冰,华润商业REITs上市首日涨幅17%,证明“商业地产+超市”资产包仍受追捧。

六、普通人如何参与?

如果不想开超市,还有三种低风险切入点:

  1. 做供应商:给仓储店开发自有品牌商品,毛利比传统渠道高10%-15%。
  2. 承包配送:县域超市的同城配送需求爆发,一辆4.2米货车月净利润可达1.5万。
  3. 社群团长:帮社区超市拉群卖预售菜,佣金5%-8%,长沙某团长月销30万。

中国超市的终局不是“谁取代谁”,而是不同业态在不同层级市场共生。看懂这一点,就能在看似饱和的红海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