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航飞机是谁?先弄清“身份”再谈前景
提到中航飞机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造飞机的”。其实它的全称是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A股简称“中航西飞”,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。公司既承担军品任务(运-20、轰-6系列),也生产民品(新舟系列、C919机体),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主机厂。只有把“身份”先厘清,才能看懂它未来十年的增长逻辑。

军品:运-20与特种机平台还能放量多久?
1. 运-20换装国产发动机后,需求曲线如何变化?
过去两年,运-20换装涡扇-20的消息不断被官方证实,推力提升、油耗下降,直接带来两大增量:
- 运输机改型空间打开:空中加油机、预警机、电子侦察机都需要大运平台,单机价值量翻倍。
- 出口订单有望破冰:中东、东南亚国家对大运需求迫切,换装国产发动机后不再受国外限制。
按券商测算,仅国内空军运输机缺口就超过100架,对应合同金额800~1000亿元,交付周期覆盖2025-2032年。
2. 特种作战飞机进入“小步快跑”阶段?
轰-6N、空警-500、高新系列持续迭代,特点是批次小、单价高、利润厚。中航西飞作为总装单位,毛利率常年保持在12%以上,高于一般军工零部件企业。未来五年,特种机年均订单有望维持60~80亿元规模。
民品:C919量产爬坡,中航西飞分到多少蛋糕?
1. C919机体工作包价值量有多大?
中航西飞负责中机身、外翼盒段、襟翼、副翼四大部件,占整机结构重量约35%。按目录价6.53亿元/架计算,单机对应合同金额约2.3亿元。
2. 2025-2030年C919交付节奏如何?
中国商飞给出的官方指引是:

- 2024年累计交付10架;
- 2027年达到年产150架;
- 2030年前后年产200架。
简单测算,仅C919一项,中航西飞2025-2030年可锁定超400亿元订单,年均复合增速30%以上。
盈利能力:军品定价改革+规模效应,毛利率能否突破15%?
过去军工主机厂利润被诟病“薄如纸”,核心原因是成本加成5%定价。2023年起,军方对部分新研装备试行目标价格管理机制,允许企业分享超目标利润,激励弹性显著提升。
叠加民品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,中航西飞2025年毛利率有望挑战15%,净利率有望从当前3%提升至5%以上。
风险清单:哪些变量可能打乱节奏?
- 发动机产能瓶颈:涡扇-20目前仍处爬坡阶段,若交付延迟,将影响运-20系列放量。
- C919适航证海外互认进度:若欧美迟迟不批,出口市场无法打开,将限制总需求。
- 军工订单节奏波动:军品采购存在“五年规划”周期,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现象。
估值对比:国际同类公司给到什么水平?
选取美国波音防务、洛马、诺斯罗普·格鲁曼作为参照,三者近五年平均PS(市销率)为1.8~2.2倍。中航西飞当前PS仅1.3倍,若按2026年预期收入750亿元计算,合理市值区间975~1650亿元,较现价仍有25~50%空间。
未来订单预测:2025-2030年军品与民品拆分
年份 | 军品订单(亿元) | 民品订单(亿元) | 合计(亿元) |
---|---|---|---|
2025E | 220 | 110 | 330 |
2027E | 260 | 230 | 490 |
2030E | 300 | 450 | 750 |
从结构看,民品占比将由2023年的25%提升至2030年的60%,盈利稳定性显著增强。

自问自答:普通投资者如何跟踪关键节点?
问:怎样第一时间确认运-20换装涡扇-20的批量进度?
答:关注空军长春开放日、珠海航展,若公开展示的运-20不再使用D-30KP-2发动机,即标志换装完成。
问:C919产能瓶颈看哪个指标?
答:盯中国商飞浦东基地卫星图,若停机坪出现15架以上完成喷漆的飞机,意味着月产已爬升至10架。
问:军工定价改革落地信号?
答:看年报“重大合同公告”,若出现“目标价格+激励利润”条款,即说明新机制已覆盖主力型号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