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行业大势:为什么现在谈保险经纪正当其时?
政策端,银保监会在《关于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有关事项的通知》中首次明确“鼓励保险经纪机构探索扁平化管理”,这意味着传统金字塔销售模式将被打破,专业中介话语权提升。

需求端,90后、95后成为家庭保险决策主力,他们更愿意为“省时、省心、省钱”的第三方服务买单。艾瑞咨询数据显示,2023年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的用户中,有47%选择保险经纪人渠道,而这一比例在2019年仅为19%。
二、保险经纪人收入高吗?真实拆解三大收入模型
1. 佣金制:新人前两年的现金流来源
- 首年佣金:长期险普遍在首期保费的20%—35%,趸交产品约3%—5%。
- 续期佣金:第2—5年仍有5%—10%的续佣,形成被动收入。
2. 咨询费:高净值客户的新玩法
北上广深已有头部经纪人按家庭资产1‰—3‰收取年度顾问费,单客年收费可达5万—30万元。
3. 团队管理津贴:从“超级个体”到“轻公司”
当直辖团队月度FYP(首年规模保费)超过50万元时,团队长可额外获得8%—15%的管理津贴,且无需承担行政、场地等固定成本。
三、保险经纪前景怎么样?四个维度给出量化答案
维度一:渗透率天花板
美国保险经纪渠道占比51%,英国73%,中国目前仅12%,按照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计算,仍有15—20年红利期。
维度二:人才缺口
《2024中国保险中介白皮书》预测,未来五年专业保险经纪人缺口高达80万人,而每年高校对口毕业生不足1万人。

维度三:产品复杂度红利
重疾险迭代至6.0时代、分红险利率进入2.5%时代,条款差异点超过200个,客户自主决策难度指数级上升,倒逼经纪人价值凸显。
维度四:资本加持
2023年共有17家保险科技平台获得融资,其中12家明确将“经纪人赋能系统”写进BP,行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。
四、新人最关心的五个自问自答
Q1:没有资源,能活下去吗?
A:某头部经纪公司2023年新人数据显示,前六个月成交客户中,陌生网络客户占比58%,高于缘故市场。关键在于掌握短视频+社群运营的低成本获客方法。
Q2:需要考哪些证书?
A:入门只需《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》;进阶建议考取AWIP(国际财富管理师)或RFP(注册财务策划师),高净值客户转化率可提升2.3倍。
Q3:会不会被AI替代?
A:AI可替代标准化方案输出,但无法替代情绪安抚、理赔博弈、家庭财务动态调整。美国独立经纪人协会调研显示,AI使用率越高的经纪人,其客户转介绍率反而高出37%。

Q4:兼职可行吗?
A:监管已明确允许“独立个人代理人”采用非全日制用工,但需注意:每周投入低于10小时的新人,13个月继续率仅为42%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78%。
Q5:如何避免“卖完就失联”?
A:建立“3-30-300”客户服务体系——投保后3天内回访、30天内递送纸质保单与理赔指引、300天内做一次家庭保单年检,续保率可稳定在90%以上。
五、未来五年可能出现的三大变局
- 产销分离加速:保险公司自建代理人规模将缩减30%,释放千亿级保费给经纪渠道。
- 跨品类融合:保险经纪人将同步销售养老信托、税优健康、基金投顾等产品,成为家庭金融超市的入口。
- 区域下沉:三四线城市人均保费不足一二线城市的1/5,抖音本地生活团队已开始孵化“县域保险经纪人”MCN。
六、给不同背景从业者的入场建议
白板转行
优先选择提供6个月无责底薪的经纪公司,同时锁定有系统培训+客户名单分配的团队,降低冷启动风险。
传统代理人升级
利用原有客户池,申请成为专属经纪人,可一次性代理8—12家公司产品,客户留存率提升55%。
银行/券商理财经理
考取保险经纪执业证后,可将保险配置占比从原来的10%提升至30%,客均收入增加2.8倍。
当行业从“人海战术”走向“专业致胜”,保险经纪人不再是简单的销售,而是家庭风险管理架构师。谁先完成角色进化,谁就握住了下一轮财富分配的主导权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