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药膳行业为何突然“翻红”?
**1. 政策东风** 《健康中国2030》把“治未病”写进国策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连续三年发文鼓励“药膳食疗进社区、进餐厅”。 **2. 人口结构变化** 60岁以上人群突破2.8亿,慢病管理需求激增;90后、00后开始“朋克养生”,愿意为一碗“好喝又治病”的汤付溢价。 **3. 技术降本** 冻干锁鲜、小分子萃取、标准化汤包让“老中医配方”变成“便利店即食”,**客单价从百元降到二十元**,消费频次翻三倍。 ---二、药膳加盟赚钱吗?真实盈利模型拆解
**Q:开一家30㎡社区店到底能赚多少?** A:以杭州某连锁品牌为例—— - **日均客流**:110人(工作日70+周末160) - **客单价**:28元(汤+点心套餐) - **毛利率**:62%(中央厨房统一配送,损耗低于5%) - **月净利润**:28×110×30×62%-(房租1.2万+人工1.5万+杂费0.3万)≈ **3.1万元** - **回本周期**:8-10个月,优于奶茶、轻食平均12-15个月。 **隐藏盈利点** - **会员复购**:储值卡占比45%,锁定未来3个月现金流。 - **企业团餐**:与保险公司、月子中心合作,单笔订单500-2000份。 - **零售化**:把爆款汤料做成真空软包装,**毛利再拉高15%**。 ---三、选址、选品、选品牌的三把筛子
**1. 选址:别迷信商圈,盯紧“健康焦虑”人群** - **医院周边500米**:陪护家属、术后调理刚需,复购率最高。 - **高端社区底商**:退休教师、公务员对“药食同源”认知度高。 - **写字楼负一层**:下午4点“加班养生汤”外卖爆单。 **2. 选品:经典方+时令方+颜值方** - **经典方**:四物汤、十全大补汤,**搜索指数常年TOP10**。 - **时令方**:夏季祛湿茯苓粥、冬季阿胶乌鸡汤,**毛利率比经典方高8%**。 - **颜值方**:玫瑰桃胶羹、黑枸杞银耳露,**小红书笔记带动30%新客**。 **3. 选品牌:看这5个硬指标** - 是否有**GMP级中央工厂**(决定标准化程度) - 是否提供**执业中医坐堂**(解决“辨证”信任问题) - 是否开放**供应链二次采购**(避免后期被“卡脖子”) - 是否具备**线上小程序裂变系统**(降低获客成本) - 是否投保**食品安全责任险**(商场进场必备) ---四、2024年药膳赛道的三个增量切口
**1. 儿童药膳** - 家长愿为“长高健脾汤”付溢价,**客单价可达成人1.5倍**。 - 难点:需取得“药食同源目录”儿童适用批文,**目前仅37种食材合规**。 **2. 轻医美术后餐** - 水光针、热玛吉术后需“消肿抗炎”,**与医美机构分成合作**,单店月增营收5-8万。 **3. 企业“中式下午茶”** - 字节、阿里等互联网公司行政采购清单出现“茯苓酸奶”“黄精能量棒”,**B端订单毛利稳定**。 ---五、警惕三大坑:加盟商最容易踩的雷
**坑1:过度承诺“包治百病”** - 2023年上海某品牌因宣传“喝掉子宫肌瘤”被罚80万,**合规话术必须改为“辅助调理”**。 **坑2:盲目开大店** - 药膳消费以“外带+外卖”为主,**超过50㎡即面临坪效下滑**。 **坑3:忽略地域口味差异** - 广东人接受“苦味入心经”,上海人却要求“微甜回甘”,**需预留20%SKU做本地化改良**。 ---六、未来三年的机会窗口
- **资本层面**:红杉、高瓴已投完上游供应链,2024年将重点砸向**区域连锁品牌**。 - **技术层面**:AI舌诊+智能配汤机进入测试期,**30秒生成个性化药膳方案**,预计2025年普及。 - **政策层面**:国家医保局研究将“慢性病药膳干预”纳入个人账户支付,**潜在市场再扩容3倍**。 **一句话结论**:药膳不是风口上的猪,而是老龄化社会的基础设施。现在进场,相当于十年前开奶茶店——**拼的是专业和速度,不是运气**。 ```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