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行业现状:旅行社真的“夕阳”了吗?
过去三年,线下门店关停、团队游停摆,让不少人唱衰旅行社。但数据却给出相反信号:2023年全国旅行社总数同比增长8.7%,国内游订单量恢复至2019年的112%。为什么?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自由行虽火,但碎片化服务需求暴涨——签证、机酒套餐、目的地小团,仍需专业中间商整合。
- 出境游重启后,稀缺资源(南极邮轮、非洲野奢营地)的预订权仍掌握在老牌旅行社手中。
二、2024年还能入局吗?三个关键变量
1. 政策红利:144小时过境免签的连锁反应
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试点将144小时过境免签城市增至20个,直接带动入境游。中小旅行社可切入“半日游”+“交通接驳”的细分场景,单客单价可达300-500元。
2. 技术降本:AI如何重构供应链?
传统旅行社30%成本耗在人工客服,而接入AI行程规划工具后,定制师单人效率提升4倍。例如某云南地接社用AI生成“雨林徒步+傣族非遗”主题线路,毛利率从18%飙升至35%。
3. 消费分级:Z世代愿意为“情绪价值”付多少钱?
调研显示,00后游客对“社交属性”的敏感度是80后的3.2倍。旅行社通过“剧本杀+古镇夜游”类产品,溢价空间可达200%。
三、新玩家的机会:避开巨头的五个缝隙市场
- 银发研学团:退休教师群体偏爱“河西走廊考古”等深度主题,客单价8000+且复购率60%。
- 宠物友好旅行:携宠自驾市场年增速120%,但90%酒店未覆盖需求。
- 跨境医疗+旅游:泰国抗衰诊所通过旅行社导流,单客佣金30%。
- 企业定制团建:互联网大厂预算人均5000元,要求“非洲草原领导力训练营”等稀缺体验。
- “反向代购”服务:帮海外华人“代看国内演唱会+邮寄周边”,单次服务费200-500元。
四、老旅行社的转型样本:从“卖线路”到“卖会员”
某华东老牌旅行社2023年砍掉80%低价团,转型“黑卡会员制”:
- 年费2999元,权益包括全年无限次机场贵宾厅+云南民宿5折。
- 通过“会员专属微信群”运营,二次消费转化率达73%。
- 其财报显示,会员贡献的利润占比从12%提升至58%。
五、风险预警:2024年必须避开的三个坑
1. 盲目押注出境游
部分国家签证政策“朝令夕改”,某专做日本团的旅行社因“电子签暂停”,一个月损失200万预付款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. 忽视“退改险”成本
极端天气频发导致行程取消率上升40%,未投保的中小旅行社平均赔付金额占营收15%。
3. 抖音投流的“虚假繁荣”
某网红旅行社用“999元西藏包车”引流,实际到店转化率仅3%,而投流成本吃掉50%毛利。
六、未来五年:旅行社的终极形态是什么?
参考欧美市场,可能出现“超级旅行代理”:
- 前端是AI客服+KOC分销,后端整合全球碎片化资源。
- 盈利模式从差价转向“资源入股”——例如投资冰岛民宿,按入住率分成。
- 用户数据成为核心资产,旅行社将转型为“旅行生活方式运营商”。
七、给新手的实操清单
如果2024年想开旅行社,先做这三件事:
- 资源卡位:提前签约3-5家小众目的地地接社,锁定“独家长期协议价”。
- 私域冷启动:在小红书发布“100个旅行避坑指南”,用干货笔记积累1000名精准粉丝。
- 现金流模型:设计“预付费+随时退”产品,用银行保函解决信任问题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