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水泥行业前景怎么样_水泥价格还会涨吗

新网编辑 7 0

2017年水泥行业前景怎么样?整体呈现供需紧平衡、价格中枢上移、区域分化加剧三大特征,全年均价预计同比上涨15%—20%。水泥价格还会涨吗?在环保限产、错峰生产常态化背景下,二季度与四季度仍有两轮提价窗口,但涨幅取决于各地库存与需求节奏。

2017年水泥行业前景怎么样_水泥价格还会涨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一、宏观环境:基建托底+地产降温,需求端“稳而不强”

2017年GDP目标6.5%左右,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8%—9%,其中:

  • 基建投资增速维持15%以上,公路、铁路、水利项目集中开工,对水泥需求形成托底效应
  •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由2016年的8%回落至3%—5%,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抑制需求,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带来结构性增量

综合来看,2017年水泥表观消费量预计22.5亿吨,同比微增1%—2%,需求端无大起大落


二、供给端:环保风暴+错峰生产,产能收缩超预期

1. 环保督查常态化

京津冀“2+26”城市、长三角、珠三角水泥企业全年停窑天数不少于90天,部分省份甚至达到120天,直接压缩供给5%—7%。

2. 错峰生产范围扩大

2016年仅15省参与错峰,2017年扩大至25省区市,且时间从传统采暖季延伸至夏季高温时段,供给端收缩力度史上最强

3. 落后产能加速退出

工信部要求2017年淘汰水泥落后产能5000万吨,叠加环保不达标企业强制关停,实际退出量或超6000万吨。

2017年水泥行业前景怎么样_水泥价格还会涨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、价格走势:区域分化明显,全年高点或在四季度

2016年底全国P.O42.5散装均价已升至330元/吨,2017年价格节奏预判如下:

  1. 一季度:春节后下游复工慢,价格高位盘整,局部回调20—30元/吨。
  2. 二季度:4月需求启动+环保督查加码,华东、华南率先提价,幅度30—50元/吨。
  3. 三季度:高温雨季抑制需求,价格横盘,但库存低位支撑难以下跌
  4. 四季度:北方采暖季限产全面启动,叠加年末赶工,价格有望冲击400元/吨大关。

区域价差方面:长三角>珠三角>京津冀>东北,新疆、甘肃等西北省份因需求疲软,价格或持续低位。


四、成本端:煤炭、电力双升,吨毛利仍处高位

2017年动力煤长协价535元/吨,较2016年上涨15%,水泥企业煤炭成本占比升至45%—50%;电价上调0.02—0.05元/度,吨水泥成本增加3—5元。但价格涨幅覆盖成本,预计行业吨毛利维持80—100元,处于2012年以来高位。


五、企业策略:龙头整合+延伸产业链,盈利弹性释放

1. 并购整合加速

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合并后,熟料产能占全国22%,区域定价权显著提升;海螺水泥、华新水泥等龙头通过收购小型粉磨站,控制终端渠道。

2. 产业链延伸

水泥企业向骨料、混凝土、装配式建筑延伸,骨料毛利率高达50%—60%,成为新利润增长点

2017年水泥行业前景怎么样_水泥价格还会涨吗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环保投入加大

龙头企业吨熟料环保投资增至30—50元,建设脱硫、脱硝、除尘设施,确保错峰生产期间豁免权


六、风险与机会:政策博弈下的投资逻辑

潜在风险

  • 需求不及预期:若地产调控加码或基建资金不到位,价格涨幅可能收窄。
  • 政策松动:部分省份为保GDP,可能放松错峰生产执行力度。

核心机会

  • 区域龙头:关注长三角(海螺水泥)、华南(华润水泥)、西北(祁连山)等供需格局好的区域。
  • 高弹性标的:选择吨市值低、产能利用率高的企业,如上峰水泥、塔牌集团

七、问答:投资者最关心的五个细节

Q:2017年水泥行业是否会出现类似2010年的“价格暴涨”?
A:不会。2010年需求增速超15%,而2017年仅1%—2%,价格上涨主要靠供给收缩,涨幅更温和。

Q:错峰生产是否会导致水泥熟料进口大增?
A:越南、印尼熟料到岸价约280元/吨,低于国内,但运输周期长(20—30天),且需海关质检,对沿海省份有补充,难以冲击全局。

Q:如何判断某区域价格见顶信号?
A:关注库容比>70%企业发货量连续两周下滑,即为短期顶部。

Q:水泥股估值是否已透支预期?
A:龙头公司2017年PE约8—10倍,处于历史低位,若四季度价格超预期,仍有30%估值修复空间

Q:2018年行业是否面临“需求断崖”?
A:基建投资惯性延续,地产库存去化后新开工或回升,需求端平稳过渡,无需过度担忧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