锌价为何持续波动?
过去三年,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三个月期锌价从每吨2300美元一路攀升至4000美元以上,又迅速回落至2800美元。驱动因素可以拆成三条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矿山供应扰动:秘鲁Antamina、澳大利亚McArthur River等头部矿山因社区堵路、极端天气多次减产,导致全球锌精矿缺口一度扩大至40万吨。
- 能源成本抬升:欧洲炼厂电价一度突破200欧元/兆瓦时,Nyrstar、Glencore先后关闭荷兰、德国冶炼产能,全球精炼锌月度产量下滑7%。
- 投机资金博弈:CTA趋势基金在2022年三季度集中增仓,推动升水结构极端化,随后获利了结又放大了跌幅。
全球锌需求到底会不会萎缩?
市场最大的担忧是“绿色转型”让镀锌钢板用量见顶。事实恰好相反:
1. 基建与地产仍是压舱石
2023—2027年,全球基建投资年均增速预计保持在3.8%,中国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、印度国家基础设施管道(NIP)合计带来年均120万吨锌新增需求。
2. 新能源带来二次成长曲线
光伏支架:每GW装机耗锌量约5500吨,全球光伏年均新增350GW,对应19万吨锌。
储能电池:锌溴液流电池商业化加速,到2030年或消耗8万吨锌金属。
中国冶炼产能扩张会不会导致过剩?
2024—2026年,国内计划新增精炼锌年产能90万吨,看似凶猛,实则受限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原料瓶颈:国产矿品位下滑,对外依存度已升至55%,而海外新增矿山项目最快2026年才放量。
- 能耗双控:云南、湖南等主产区对电解锌限电限产仍可能随时启动。
- 利润挤压:加工费若跌破4500元/金属吨,一半中小炼厂将亏损,扩产节奏自然放缓。
再生锌能否颠覆原生锌格局?
全球再生锌占比目前约30%,技术路线分两条:
- 电弧炉烟尘路线:通过回转窑挥发—多膛炉焙烧,回收率可达92%,但能耗高、环评严,欧洲已趋饱和。
- 镀锌废渣路线:中国每年产生镀锌废渣220万吨,若80%实现湿法回收,可贡献40万吨金属锌,相当于一个中型矿山。
不过,再生锌杂质控制难度大,高端镀锌板仍需原生锌,二者更多是互补而非替代。
未来五年锌价中枢在哪里?
综合WoodMac、CRU、安泰科三家机构最新平衡表:
| 年份 | 全球缺口/过剩(万吨) | LME均价区间(美元/吨) |
|---|---|---|
| 2024 | -28 | 3100—3400 |
| 2025 | -15 | 3200—3500 |
| 2026 | +5 | 3000—3300 |
| 2027 | +12 | 2900—3200 |
结论:短缺阶段尚未结束,价格跌破2800美元的概率不大,但长期看矿山与再生双增,中枢将逐步下移。
投资锌产业链的三种姿势
1. 股票:选矿而非选冶炼
加工费下行周期,矿山自给率高的企业盈利弹性最大,例如紫金矿业、驰宏锌锗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2. 期货:月间正套仍是主线
在供应扰动频发阶段,买近卖远可赚取现货升水,但需警惕挤仓风险。
3. 现货贸易:锁定TC/RC
与海外矿山签长单,把加工费固定在5000元/金属吨以上,可对冲价格单边下跌。
环保政策对锌行业的深远影响
欧盟CBAM(碳边境调节机制)2026年全面落地,每吨进口锌将额外增加约90欧元碳成本。中国头部企业已开始布局:
- 绿色电力:云南、四川水电炼厂获得“零碳锌”认证,溢价可达50美元/吨。
- 渣资源化:中金岭南、株冶集团投建回转窑协同处置危废,既省排污费又赚补贴。
普通投资者如何跟踪锌市?
无需盯盘,关注四个高频指标即可:
- LME库存+注销仓单:库存低于7万吨且注销仓单占比超40%,往往预示挤仓。
- 国产锌精矿加工费:跌破4000元/金属吨时,冶炼厂减产概率大增。
- 上海保税区溢价:高于200美元/吨,说明中国进口窗口打开,需求旺盛。
- 镀锌板出口FOB报价:若连续两周上涨,则海外补库启动,锌价易涨难跌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