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火电未来发展趋势_火电还能走多远

新网编辑 32 0

火电仍是我国电力供应的“压舱石”,但“双碳”目标下,它究竟还能走多远?答案是:2030年前装机仍可能小幅增长,2040年后逐步让出主力位置,2060年保留少量灵活调节机组。

中国火电未来发展趋势_火电还能走多远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火电在能源版图中的现状

  • 装机占比:截至2023年底,全国火电装机约13.6亿千瓦,占总装机的47%,发电量占比却高达66%。
  • 区域差异:华北、华东负荷中心仍高度依赖煤电;西南水电大省则把火电定位为枯水期“救火队”。

政策高压下的“紧箍咒”

1. 碳排放双控

2024年起,国家将能耗双控调整为碳排放双控,新建煤电项目必须同步配置CCUS或不低于15%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替代。

2. 容量电价机制

2023年底出台的容量电价,让煤电企业即便发电小时数下降,也能回收固定成本,为灵活性改造输血


技术路线:从“黑大粗”到“灵活调节器”

超低排放+深度调峰

  • 超低排放:2025年前,全国现役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烟尘、SO₂、NOx浓度分别≤10、35、50 mg/m³。
  • 20%额定负荷深度调峰:山东、江苏已有66万千瓦机组实现20%负荷稳定运行,为新能源消纳腾出空间。

CCUS商业化试点

国家能源集团泰州电厂百万吨级CCUS项目,2024年将实现捕集成本降至250元/吨CO₂,并用于驱油与食品级干冰。


经济性:煤电“生命线”还有多长?

自问:煤价波动、绿电降价,火电会不会亏到关停?

自答:

中国火电未来发展趋势_火电还能走多远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长协煤+容量电价:2024年5500大卡长协价锁定在700元/吨以内,叠加容量电价0.08元/千瓦·月,盈亏平衡点可降至利用小时3500h
  2. 辅助服务市场:山西现货市场数据显示,深调补偿最高达1.5元/千瓦·时,部分电厂调峰收益已超发电收益。

区域案例:谁在领跑转型?

内蒙古:风火打捆外送

蒙西电网要求新建煤电按1:2比例配套新能源,2025年外送通道中火电装机占比将降至35%

广东:气电替代煤电

2023-2025年关停煤电200万千瓦,同步投产9H级燃气机组,度电碳排放从820g降至350g


投资窗口:哪些细分赛道仍有机会?

  • 灵活性改造EPC:2024-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,锅炉、汽轮机、控制系统三大环节订单集中。
  • 碳捕集碳运输管道:长三角规划200公里CO₂管网,管输费有望控制在0.1元/吨·公里
  • 退役机组资产处置:2025年起每年退役10GW,废钢、土地二次开发价值超百亿元。

国际对比:我们能借鉴什么?

德国:2023年重启10GW煤电作为应急备用,但要求2024年4月起全部进入“待命封存”状态,年运行不超800小时。

日本:三菱开发100%氨混烧技术,2028年实现20%掺氨燃烧,度电成本仅增加0.03元


用户侧影响:电价会涨吗?

自问:火电角色弱化,工商业电价会不会飙升?

中国火电未来发展趋势_火电还能走多远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短期看,容量电价分摊到用户侧约0.015元/千瓦·时;长期看,随着风光+储能成本下降,2030年后终端电价有望回落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