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电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核电未来趋势

新网编辑 51 0

全球能源转型为何再次聚焦核电?

过去十年,风电、光伏抢尽风头,但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后,多国把“稳定基荷”重新写进战略文件。核电凭借全天候零碳出力、占地小、燃料能量密度高,再次成为各国政府眼中的“硬核”选项。国际能源署预测,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需翻番才能满足净零排放目标。

核电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核电未来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中国核电最新进展与装机规模

  • 在运机组:截至2024年6月,中国大陆在运机组56台,总装机约58 GW,位列全球第三。
  • 在建规模:在建机组26台,装机约30 GW,连续十余年世界第一。
  • 技术路线:“华龙一号”批量化建设,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商运,小型模块化反应堆(SMR)海南昌江示范工程开工。

中国核电未来十年的三大趋势

1. 沿海向内陆延伸,选址标准升级

传统观念认为内陆核电风险高,但湖南桃花江、湖北咸宁等项目已完成前期论证。新标准要求: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Ⅷ度、双回路循环冷却、非能动应急冷却水箱,事故工况下72小时无需外部电源。

2. 核能综合利用打开第二增长曲线

除了发电,核能开始供热、供汽、制氢:
- 山东海阳已覆盖450万平方米居民供暖;
- 江苏田湾为石化园区提供工业蒸汽;
- 高温气冷堆出口温度达750℃,可直接分解水制氢,效率比电解水高30%。

3. 核电与风光储一体化运行

在新型电力系统中,核电承担基荷,风光承担波动负荷,核储协同成为研究热点。广东陆丰项目规划在厂址内同步建设2 GW抽水蓄能,实现“一址两用”降低输电成本。


核电经济性到底如何?

自问:新建三代核电上网电价能否低于0.4元/度?
自答:以“华龙一号”批量化造价1.6万元/千瓦、年利用小时数7500小时、贷款比例70%、贷款利率4%测算,全生命周期平准化度电成本约0.38元/度,已接近沿海风电平价水平。若考虑碳价上涨,核电优势将进一步放大。


安全与废物处理仍是焦点

公众最关心的两个问题:

核电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核电未来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熔堆概率:三代机组堆芯损坏频率≤1×10⁻⁵/堆年,比二代降低两个数量级。
  2. 高放废物:中国首座深地质处置库甘肃北山项目2035年前后建成,采用“多重屏障”技术,废物与生物圈隔离时间超过10万年

普通人如何参与核电投资与就业?

- 资本市场:关注中国核电、中国广核、国家电投系上市公司,以及核级锻件、数字化仪控等细分领域龙头。
- 职业路径:未来十年行业年均新增就业约2万人,核工程、材料、焊接、辐射防护等专业需求最大,具备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才薪酬溢价可达50%。


写在最后

从“稳妥推进”到“积极有序发展”,政策措辞的变化已给出清晰信号。技术自主化、成本下降、综合利用场景拓宽三大驱动力,将把中国核电推向年均核准8–10台机组的新常态。对于投资者、从业者乃至普通居民,理解这一趋势,就是抓住未来四十年最确定的能源红利之一。

核电发展前景如何_中国核电未来趋势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