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卫浴行业真的还“香”吗?
“**卫浴行业是不是已经饱和?**”这是许多从业者近两年的共同疑问。答案并不悲观:虽然传统增量市场见顶,但**存量翻新、旧改、适老化、智能化**四大需求正在接力,2023—2027年中国卫浴市场规模仍将保持**年均6.8%**的复合增长率,总规模有望突破**3000亿元**。

二、谁在买?——需求画像的三次迁移
1. 从“首次置业”到“改善升级”
过去十年,卫浴消费主力是25—35岁首次置业人群;如今,**35—45岁改善型家庭**占比已升至**42%**,他们更关注**静音马桶、恒温花洒、收纳镜柜**等提升幸福感的细节。
2. 从“男性决策”到“女性主导”
调研显示,**68%**的卫浴产品最终由女性拍板。她们对**颜值、易清洁、除菌功能**的敏感度远高于男性,这直接催生了**奶油风、侘寂风、莫兰迪色系**的爆款。
3. 从“线下体验”到“线上种草”
小红书“卫生间改造”话题浏览量已超**26亿次**,抖音“智能马桶”单月搜索量突破**800万**。消费者先在线上锁定**3—5个品牌**,再去线下体验,**“线上内容力”已成为品牌生死线**。
三、2024年突围的五大关键词
关键词1:适老化——银发经济的“隐形金矿”
**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**,但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卫浴产品不足市场的**5%**。机会点集中在:
- **扶手+折叠淋浴凳**一体化设计,避免“医院感”;
- **智能马桶一键升降**,解决膝关节无力痛点;
- **防滑系数R11以上**的瓷砖,降低子女决策顾虑。
关键词2:整装卫浴——从卖单品到卖空间
头部品牌如箭牌、九牧已推出**“48小时快装”**服务,通过**SMC一体化防水底盘+干法施工**,将传统15天的卫生间翻新压缩到2天,客单价却提升**3—5倍**。

关键词3:绿色低碳——政策倒逼的“硬门槛”
2024年起,北京、上海要求新建住宅**节水型马桶占比≥90%**。技术层面,**3.5L超节水马桶**、**无水小便器**、**回收水循环系统**将成为标配,**谁先拿到绿色建材认证,谁就拿到入场券**。
关键词4:下沉市场——被低估的“小镇中产”
三四线城市**人均卫浴支出增速(12.4%)**已超一二线城市(7.1%)。他们偏好**“大牌平替”**:比如九牧的子品牌“小牧”定价仅为母牌的**60%**,却共享售后体系,2023年销量增长**210%**。
关键词5:AIoT——从“智能单品”到“场景联动”
未来卫生间的终极形态可能是:**语音控制魔镜联动体脂秤,数据同步至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平台**。目前已有品牌测试**“跌倒监测+自动报警”**功能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**50亿元**。
四、中小品牌的生存法则
法则1:做“细分场景”的钉子
与其在智能马桶红海厮杀,不如深耕**“宠物家庭专用地漏”**、**“小户型转角浴室柜”**等微创新,用**极致SKU**打透特定人群。
法则2:用“内容电商”绕过渠道封锁
某佛山代工厂通过抖音直播展示**“岩板台面耐刮测试”**,3个月卖出**2万套**浴室柜,获客成本仅为传统卖场的**1/8**。

法则3:绑定“旧改服务商”做B2B2C
与本地装修公司签订**“卫浴包年供货协议”**,提供**免费设计模板+安装培训**,快速渗透社区旧改项目。
五、未来三年的风险预警
警惕“伪智能”泡沫:部分品牌为溢价强行叠加APP控制,用户实际使用率不足20%,退货率高达35%。
警惕“价格战”反噬:某头部品牌2023年线上促销降价30%,虽短期冲量,但线下经销商利润被腰斩,引发渠道抗议。
警惕“供应链断链”:广东开平某水件厂因环保关停,导致30%中小品牌交货延迟,建议提前布局**越南、泰国**等备用产能。
六、从业者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
Q:我的产品解决了哪一类用户的“高频痛点”?
A:如果答案模糊,请回到用户厨房、卫生间蹲点3天。
Q:我的品牌在线上有没有“一句话记忆点”?
A:比如“恒洁=节水专家”“小牧=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马桶”。
Q:当政策、技术、消费习惯同时变化时,我的“反脆弱”方案是什么?
A:参考日本TOTO的“技术储备池”策略——每年将营收的5%投入超前研发,即使行业突变也能快速迭代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