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
中节能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,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(央企)旗下专注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子公司。总部设在北京,注册资本金20亿元人民币,现有员工近3000人,其中高级工程师占比超过35%。

十年间,公司从单一土壤修复团队成长为覆盖“水、土、固、气”全要素治理的综合服务商,累计完成项目600+,治理污染土壤面积3000万平方米,修复河道长度800公里。
主营业务全景
1.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
采用原位热脱附、化学氧化、生物修复等组合工艺,针对重金属、有机污染场地提供“调查-设计-施工-运维”全链条服务。
- 典型案例:北京某焦化厂污染地块修复,汞、苯并芘浓度分别下降99.2%、97.8%,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。
- 技术优势:自主研发的“模块化热脱附装备”能耗较传统设备降低25%。
2. 工业废水零排放
通过预处理+膜浓缩+蒸发结晶技术路线,实现高盐、高难降解废水回用率≥95%。
问:煤化工废水为什么能实现零排放?
答:核心在于分盐结晶技术,将硫酸钠、氯化钠分离提纯为工业级产品,变废为宝。
3. 危废与固废处置
持有国家危废经营许可证(含HW08、HW18、HW49等类别),年处置能力50万吨。

- 焚烧线:采用回转窑+二燃室工艺,烟气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。
- 填埋场:双层HDPE防渗系统,渗漏检测精度达1×10⁻⁷cm/s。
4. 大气治理与碳减排
聚焦VOCs治理、脱硫脱硝、碳捕集三大领域,为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
问:碳捕集后的CO₂如何利用?
答:公司与中石油合作,将捕集的CO₂用于驱油封存(CCUS),提高原油采收率10%-15%。
核心技术壁垒
- 专利矩阵:累计授权专利186项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2%。
- 产学研协同:与清华大学共建“污染场地修复联合实验室”,研发经费年均投入营收的5%。
- 数字化平台:开发“环境修复智慧管控系统”,实现工程进度、质量、安全实时可视化。
市场地位与荣誉
连续五年入选“中国环境企业50强”,2023年排名升至第7位。获得:
-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2021年,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)
- 联合国环境署“地球卫士奖”提名(2022年,长江经济带治理项目)
客户与合作模式
政府客户
为20+省生态环境厅提供技术支撑,参与制定《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指南》等7项国家标准。
企业客户
服务中石化、中化、宝武钢铁等世界500强企业,采用EPC+O、ROT、环境绩效合同等灵活合作模式。

问:中小企业如何降低环保改造成本?
答:公司推出“环保设备租赁+按效付费”模式,客户前期零投入,按实际减排量分期支付费用。
未来战略方向
2025年前重点布局:
- 新能源环保融合:在光伏、风电基地配套建设固废资源化中心。
- “一带一路”市场:已签约印尼红土镍矿废水处理项目,合同金额1.2亿美元。
- 碳资产管理:开发碳汇项目,帮助客户实现CCER(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)交易增值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