氧光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?一句话概括:这是一家把“光”玩出花样的硬科技企业,从实验室到量产线,每一步都踩在行业痛点上。至于氧光技术产品有哪些?下文一口气给你拆透。

公司背景:从“一束光”到“一条链”
2014年成立于深圳南山,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光电院与华为光网络部门。早期做高功率激光器芯片,后来把技术延伸到医疗氧合监测、工业光谱传感、车载激光雷达三大场景,形成“芯片—模组—整机—数据服务”的闭环。
问:为什么能在红海市场里杀出来?
答:他们把VCSEL阵列效率做到72%,比行业均值高出一截,直接降低了整机散热与成本。
核心技术:三大平台撑起产品矩阵
1. 高功率VCSEL芯片平台
- 波长范围:760 nm—940 nm
- 单孔功率:6 W,寿命>5000 h
- 封装形式:TO、COS、陶瓷基板可选
2. 微型光谱引擎平台
- 体积:12 mm×8 mm×4 mm
- 光谱分辨率:0.5 nm
- 支持I²C/SPI数字输出
3. AIoT算法平台
- 内置血氧、甲烷、CO₂多参数模型
- 边缘推理延迟<10 ms
- 支持OTA升级
氧光技术产品有哪些?一张清单看懂
医疗系列
OxyMed-8000:穿戴式脉搏血氧仪,采用双波长VCSEL,低灌注指数0.3%仍能稳定测量,已通过CFDA二类注册。
OxyVent-Pro:ICU呼吸机氧浓度实时监测模块,精度±0.5%,替代传统电化学传感器,寿命从一年延长到五年。
工业系列
OxySense-EX:防爆型激光甲烷遥测仪,检测距离150 m,响应时间0.1 s,石油石化安环部门点名采购。

OxyLine-SW:在线水质光谱分析仪,可同时输出COD、BOD、TOC三项指标,维护周期三个月一次。
车载系列
OxyLidar-M1:905 nm固态激光雷达,视场角120°×25°,200 m处可探测10%反射率目标,已拿到两家新势力车企定点。
OxyCabin:车内CO₂浓度管理模组,联动空调,将ppm值控制在800以下,降低驾驶员疲劳概率。
行业落地:真实案例拆解
案例一:三甲医院ICU升级
背景:传统氧电池每半年需更换,成本高且影响救治效率。
方案:植入OxyVent-Pro,与呼吸机主控板通过RS-485对接。
结果:单台设备年节省耗材费1.2万元,院感风险下降40%。
案例二:西南油气田管线巡检
背景:山区管线人工巡检难度大,漏检率居高不下。
方案:无人机挂载OxySense-EX,沿管线自主飞行。
结果:巡检效率提升8倍,微小泄漏检出率从65%提升到96%。

研发与品控:把不确定变成确定
问:如何确保每颗VCSEL芯片都达标?
答:自建1000级无尘车间,上线MES追溯系统,每颗芯片经过高温老化、LIV测试、远场测试三道关卡,数据保存五年。
问:算法模型会不会水土不服?
答:医疗类产品在三家三甲医院采集了12万组临床数据,工业类产品在七个现场工况跑了18个月,模型每季度迭代一次。
合作模式:开放到何种程度?
- ODM:提供完整模组,客户贴牌即可上市。
- 芯片+SDK:只卖VCSEL和算法包,客户自己设计光机。
- 数据订阅:按年付费,云端持续更新光谱特征库。
未来路线:三条赛道并行
2025年前,医疗线将发布无创血糖监测产品,工业线瞄准氢气泄漏检测,车载线则把激光雷达做到纯固态+ASIC,成本降到200美元以内。
常见疑问快答
问:产品保修多久?
答:整机两年,核心芯片五年。
问:小批量能采购吗?
答:医疗类MOQ 100套,工业类MOQ 50套,支持样品先测。
问:出口认证齐全吗?
答:CE、FDA、ATEX、IECEx全齐,可直接发欧美及防爆区域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