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背景:从三人团队到国家级“小巨人”
- **2014年**——三位电子科大校友以“让设备会说话”为愿景,在一间不足20㎡的民房里写下第一行代码; - **2017年**——完成Pre-A轮融资,推出第一代“GT-Edge”边缘计算网关,获得华为技术认证; - **2021年**——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同年营收突破1.2亿元; - **2023年**——启动全球化布局,在新加坡设立海外运营中心,服务东南亚智慧港口项目。 ---核心业务:一条“端-边-云”全栈产品线
### 1. 端侧:多协议物联网终端 - **GT-Sensor系列**:支持LoRa、NB-IoT、4G Cat.1,内置MQTT/OPC-UA协议栈,即插即用; - **防爆/防腐等级**:通过Ex db IIC T6 Gb认证,适用于油气、化工高危场景; - **超低功耗**:休眠电流≤5μA,一节ER34615电池可连续工作5年。 ### 2. 边侧:边缘计算网关与算法 - **GT-Edge 8000**:搭载ARM Cortex-A78八核处理器,内置NPU 6TOPS,可在本地完成视频结构化分析; - **规则引擎**:零代码拖拽式配置,实现“数据过滤-告警-联动”毫秒级响应; - **离线容灾**:断网时本地SQLite缓存≥7天,网络恢复后自动续传。 ### 3. 云侧:GT-Cloud行业SaaS - **微服务架构**:基于Kubernetes,支持10万级设备并发接入; - **多租户隔离**:银行级加密,符合等保三级、GDPR要求; - **开放API**:200+标准接口,已与用友、金蝶、钉钉完成预集成。 ---典型落地案例:把“经验”变成“算法”
### 智慧园区·双流国际空港新城 - **痛点**:传统抄表人力成本高,跑冒滴漏难发现; - **方案**:部署12000只无线智能水表+300台边缘网关,分钟级采集; - **效果**:漏损率从18%降至7%,年节约水费超400万元。 ### 智能制造·某头部动力电池工厂 - **痛点**:涂布机温度波动导致极片报废率居高不下; - **方案**:在每台涂布机布设48路热电偶+AI温控模型,实时预测温度漂移; - **效果**:极片一次合格率提升3.2%,年减少报废损失2000万元。 ---技术护城河:三项硬核指标
1. **时序数据库自研**:写入性能≥300万点/秒,查询P99延迟<50ms; 2. **边缘AI模型压缩**:YOLOv5n剪枝后大小仅1.8MB,精度保持>92%; 3. **无线Mesh自组网**:单跳距离1.5km,支持32级路由,断点自愈<3s。 ---客户与生态:朋友圈越来越大
- **战略客户**:国家电网、中国中车、万科、普洛斯、新加坡PSA; - **生态伙伴**:华为云、阿里云、施耐德、西门子、电子科技大学; - **开发者社区**:已开放SDK、驱动300+,GitHub Star累计超8000。 ---常见疑问Q&A
**Q:成都谷腾科技的产品价格贵不贵?** A:硬件按“成本+场景价值”定价,**比同类进口品牌低30%左右**;SaaS采用订阅制,基础版每设备每年不到一顿火锅钱。 **Q:交付周期多久?** A:标准终端现货72小时发货;定制网关平均15个工作日;SaaS开通即开即用,**API对接最快1天完成**。 **Q:售后支持怎么样?** A:7×24小时400热线+企业微信技术群;核心城市4小时到场;**边缘网关提供5年质保**,软件终身免费升级。 ---未来路线图:2024-2026三大方向
- **AI+节能**:推出“双碳大脑”,帮助园区年综合能耗再降8%; - **工业视觉2.0**:3D缺陷检测精度提升至99.5%,替代进口AOI; - **全球化复制**:在越南、印尼建立本地技术支持中心,海外收入占比目标30%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