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釉有限公司为什么要做环评?
制釉行业属于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》中“陶瓷制品制造—釉料制备”类别,**凡涉及铅、镉、铬等重金属原辅料的,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**;若仅使用无重金属熔块釉,则可降级为报告表。环评的核心目的,是把**废气(窑炉燃烧、喷雾干燥)、废水(球磨清洗、地面冲洗)、固废(废釉浆、废耐火砖)**三类污染在投产前识别、量化并给出治理方案,避免后期被“停产整改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制釉有限公司环评流程分几步?
- 立项备案:在当地发改委或工信局完成项目备案,取得项目代码。
- 筛选环评类别:对照名录,确认做报告书还是报告表。
- 委托持证单位:必须选择生态环境部备案的环评机构,签订技术合同。
- 开展现状监测:对厂址四周的大气、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土壤、噪声做一期现状监测,**监测数据有效期为一年**。
- 工程分析+污染防治措施论证:把原料配方、生产工艺、产污节点、治理技术逐一拆解,计算源强。
- 公众参与:报告书需两次公示,每次不少于十个工作日;报告表只需一次。
- 技术评估会:由市级生态环境评估中心组织专家评审,企业代表、环评机构、监测单位三方答辩。
- 批复取得:通过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拿到环评批复,有效期五年。
制釉企业环评最容易被卡的三类问题
1. 重金属原辅料识别不全
很多老板认为“我只用了一点点氧化铅”,但**只要配方中含铅≥0.1%,就必须按报告书管理**。漏报导致类别降档,评审会被一票否决。
2. 窑炉尾气基准氧含量折算错误
陶瓷辊道窑通常控制氧含量在8%左右,可部分企业仍按《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的基准氧9%折算,结果**颗粒物折算浓度超标0.8倍**。正确做法是引用《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基准氧8%,并同步核算氮氧化物≤180 mg/m³。
3. 危险废物仓库“三防”不到位
废釉浆含重金属,属于HW49类危废。仓库必须**地面环氧防腐+围堰+渗滤液收集池**,且张贴新版危废标签。评审现场若发现地面开裂,会被直接退件。
如何缩短制釉项目环评周期?
- 提前半年做配方筛选:用无铅熔块釉替代氧化铅,可把报告书降为报告表,节省2个月。
- 同步开展监测与设备选型:监测布点一旦确定,立即让废气治理公司介入,避免后期修改排气筒位置。
- 公众参与“线上+线下”并行:第一次公示在厂区门口张贴,第二次在生态环境局官网公示,**两次公示间隔不超过30天**,可压缩整体周期。
制釉有限公司环评通过后还要做什么?
拿到批复只是“准生证”,后续还有**排污许可证申领、竣工环保验收、应急预案备案**三大关卡。
- 排污许可证:在“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”填报,重点管理需提交监测方案、自行监测数据模板。
- 竣工环保验收:调试期不超过三个月,需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废气、废水、厂界噪声进行验收监测,**监测频次不少于两天、每天三次**。
- 应急预案:针对釉浆泄漏、天然气火灾等情景编制,报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备案,每年至少演练一次。
常见问答
问:制釉生产线搬迁,原环评还能用吗?
答:不能。搬迁属于重大变动,需重新报批。若新址位于工业园区且园区已做规划环评,可引用规划环评中的环境现状数据,**节省监测费用约30%**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问:环评批复后多久不开工会失效?
答:五年。超过五年需向原审批部门申请延期,**最多延期一次,延期不超过一年**。
问:小试线需要环评吗?
答:若小试线年用釉料不足10吨且不涉及重金属,可填报登记表;一旦涉及重金属,即使规模再小,也按报告表管理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