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理财产品发行数量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
新网编辑 8 0

为什么关心“发行数量”?

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**发行数量**是判断市场热度与产品稀缺性的第一窗口。新发数量骤增,往往意味着平台抢市场、利率可能走高;数量骤减,则可能是监管收紧或资产荒来临。对从业者来说,它更是**策略调整的风向标**。

互联网理财产品发行数量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--

官方渠道:哪里能查到最权威的数字?

  • 银保监会官网:每月发布《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发行情况》,涵盖净值型、封闭式、开放式全部品类。
  • 中国理财网:输入产品登记编码即可查看发行时间、规模、期限,支持按周、按月导出Excel。
  • 央行金融统计数据:在“存款性公司概览”中,用“未到期理财资金余额”倒推发行节奏。
---

第三方平台:怎样用工具快速追踪?

不想手动翻公告,可以借助以下数据聚合工具

  1. 普益标准·理财排名:按周更新发行数量、收益率、期限,支持银行维度对比。
  2. Wind理财数据库:机构常用,可自定义“发行起始日”区间,一键生成趋势图。
  3. 同花顺iFinD:手机端推送“新发理财日报”,数量、收益率、风险等级一目了然。
---

数据背后的三个关键问题

1. 数量上涨=市场繁荣?

不一定。2023年四季度,某股份行单月发行数量环比增加,但平均募集规模下降,说明“多发少募”现象突出,资金端并未同步扩张。

2. 数量下降一定利空?

未必。2024年初,现金管理类理财发行量锐减,主因是《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》过渡期结束,银行主动压降。结果存量产品收益率反而上行,投资者收益未受冲击。

3. 如何预判未来三个月的发行节奏?

盯住两条线:

  • 监管窗口指导:关注季度末银保监会通气会,若提及“压降存量”,未来发行量大概率收缩。
  • 银行负债缺口:上市银行财报中的“应付债券”科目增速>15%,往往预示后续理财发行提速补负债。
---

实战:用Excel搭建个人监测表

步骤拆解:

互联网理财产品发行数量_如何查询最新数据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在中国理财网导出最近一年数据,保留产品名称、发行起始日、募集规模、期限、风险等级五列。
  2. 用数据透视表按周维度汇总发行数量,插入折线图。
  3. 新增一列“环比增速”,设置条件格式:增速>20%标红,<-20%标绿,一眼识别异常周。
  4. 月末M2同比增速作为外部变量引入,用CORREL函数验证发行量与流动性的相关性。
---

投资者应对策略

发行数量只是起点,关键是把数量翻译成行动

  • 数量激增+收益率上行:优先选择封闭期6个月内的产品,锁定高息。
  • 数量骤减+收益率下行:转向存量转让专区,捡漏剩余期限短、折价高的老产品。
  • 数量平稳+期限拉长:用“哑铃策略”,一半资金买1个月内可赎回的现金类,一半买2年以上封闭期博取期限溢价。
---

常见误区提醒

不少投资者把发行数量与申购难度混为一谈。实际上,某些爆款产品即使单周只发1只,因额度小、渠道少,照样“秒光”;相反,数量多但同质化严重的短债理财,反而容易买到。判断申购难度,应结合募集上限、销售渠道、预约人数三要素,而非单看发行数量。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