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出海_出海成功案例有哪些

新网编辑 18 0

为什么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必须“走出去”?

国内流量见顶、获客成本飙升,**“不出海就出局”**成为共识。QuestMobile数据显示,2023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增速已降至2.1%,而印尼、巴西等新兴市场仍保持两位数增长。 自问自答: Q:出海只是为了找增量吗? A:**增量只是表层,更深层的诉求是分散单一市场风险、获取全球品牌溢价、倒逼组织能力升级。**

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出海_出海成功案例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出海第一步:到底选哪个市场?

1. 新兴市场 or 发达市场?

  • **新兴市场(东南亚、拉美、中东)**:人口红利大、竞争格局未定,但支付与物流基建薄弱。
  • **发达市场(欧美、日韩)**:ARPU值高、付费习惯成熟,但合规门槛极高。

2. 用“三层漏斗”锁定国家

第一层:GDP增速>5%且互联网渗透率>50% 第二层:本土竞品少于3款且未形成垄断 第三层:文化亲缘性(如印尼华人群体、巴西对日本动漫的偏好) **案例:TikTok先用日本市场验证产品,再反向攻入美国,降低文化折扣。**


产品本地化:不是翻译,是“再造”

功能层:砍掉“中国专属”模块

微信支付九宫格、健康码、小程序生态在海外用户眼里是“冗余”。**Shein在欧美版App中直接删除直播入口,因当地用户更习惯“搜索+瀑布流”购物路径。**

内容层:用数据而非直觉选题材

网文平台 Dreame 通过爬虫抓取Amazon Kindle畅销榜TOP100关键词,发现“狼人+契约婚姻”题材在英语国家阅读量最高,于是定向签约墨西哥裔作者,三个月内DAU翻三倍。 自问自答: Q:需要100%本地化吗? A:**核心功能统一,边缘功能放权。**例如支付宝保留扫码支付主链路,但将“蚂蚁森林”改为“绿色能量捐赠本地红树林”。


流量打法:从买量到“造量”

冷启动阶段:借力KOC而非KOL

**印尼美妆品牌Y.O.U在TikTok招募1000名粉丝<1万的微网红,按CPA结算,单用户获客成本仅0.35美元,远低于头部达人3美元的报价。**

爆发阶段:把广告做成“梗”

米哈游《原神》在拉美市场推出“派蒙的西班牙语Rap”,歌词嵌入游戏兑换码,视频播放量48小时破2000万,带动墨西哥区iOS畅销榜冲至第二。


合规深水区:GDPR之后,还有DSA

2024年2月欧盟《数字服务法案》(DSA)正式落地,要求月活>4500万的平台: - 公开广告算法逻辑 - 建立24小时内容审核响应机制 - 向监管机构开放数据接口 **Temu的应对策略是:在都柏林设立“透明中心”,允许欧盟官员现场查看推荐系统代码,用技术透明换取市场准入。**


出海成功案例拆解

案例1:Bigo Live——“秀场直播”在阿拉伯世界

痛点:中东女性线下社交受限,但线上付费意愿极强。 解法: - 推出“家族”功能,允许女性用户匿名加入纯女性家族,降低社交压力; - 将礼物分成比例从30%提高到50%,刺激公会招募本地主播; - 与阿联酋电信合作推出“直播免流包”,三个月内沙特区收入占比从7%升至21%。

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出海_出海成功案例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案例2:米读小说——网文出海的“免费+广告”模型

传统网文出海依赖付费章节,米读在东南亚改用“免费+激励视频”模式: - 用户看30秒广告解锁一章,ARPU反而提升40%; - 与印尼本土网文平台“GoodNovel”互换版权,解决内容供给问题; - 在雅加达设立“本土化编辑部”,要求编辑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清真寺祷告,理解宗教禁忌。

案例3:SHEIN——供应链的“反向定制”

Q:如何做到7天上新? A:**前端用Google Trends+Instagram热搜抓取流行元素,中端在广州番禺建立“小单快返”工厂集群,末端用海外仓+邮政清关专线压缩物流时效。** 2023年黑五,SHEIN美国站单日销售额突破1.2亿美元,退货率控制在8%以内(Zara为25%)。


未来三年:出海的三条暗线

1. **从“Copy from China”到“Born to be Global”**:新一代创业者直接注册新加坡主体,产品设计即面向多语言。 2. **AI原生应用的机会**:Character.ai在印尼推出“虚拟伊斯兰导师”,月活已超500万,证明AI+宗教场景的可行性。 3. **地缘政治下的“壳公司”策略**:TikTok美国数据存储于Oracle云,算法训练在本土完成,但产品迭代仍由新加坡团队主导,这种“技术-运营分离”模式或成模板。

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出海_出海成功案例有哪些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