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互联网扶持到底扶持什么?
很多创业者一上来就问:“**安徽互联网扶持是不是只给大厂?**”答案是否定的。安徽省从省级到地市,**重点扶持的是“数字产业化”和“产业数字化”两条主线**:

- 数字产业化: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元宇宙等前沿赛道;
- 产业数字化:传统制造、农业、文旅、医疗、教育等行业的数字化升级项目。
谁能拿到补贴?门槛高不高?
自问:是不是只有注册在合肥高新区的独角兽才能申报?
自答:并不是。官方文件明确列出三类主体:
- 在安徽省内**完成工商注册且税务登记**的独立法人企业;
- 高校、科研院所牵头的**产学研联合体**;
- 在皖设立**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**的省外互联网龙头企业。
重点:只要**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中,互联网相关部分≥60%**即可,**营收规模不设下限**,初创公司也能报。
补贴有多少?怎么算?
安徽省采用“**事后奖补+事前资助**”双轨制,常见口径如下:
- 对首次认定的**省级大数据企业**,一次性奖补30万元;
- 对入选**全省数字经济示范项目**的,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%给予补助,**最高300万元**;
- 对采购本省云服务的中小企业,按实际发生费用的30%给予补贴,**单企年度上限50万元**。
如何申请安徽互联网补贴?全流程拆解
第一步:锁定政策出处
打开“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”官网→“**数字经济专栏**”,每年三月会集中发布《安徽省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若干政策》及配套申报指南。
第二步:匹配项目类别
对照指南,找到最贴合自身业务的子项,例如:

- “**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**”适合SaaS厂商;
- “**数字内容创作专项**”适合游戏、动漫、短视频公司。
第三步:准备材料
核心材料清单:
- 营业执照、完税证明、社保缴纳记录;
-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(含**技术路线、市场分析、财务测算**);
- 自主知识产权证明(软著、专利、商标);
- 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;
- 与产业链上下游签订的真实合同或意向协议。
第四步:系统填报
登录“**皖事通**”→“皖企通”→“项目申报”模块,**所有附件需加盖电子签章**,注意文件大小不超过20M。
第五步:区县级初审
区县经信局会在**5个工作日**内完成形式审查,重点核对**注册地、信用记录、项目真实性**。
第六步:专家评审与现场答辩
省级专家组采用“**线上评审+线下抽查**”模式,常见问题:
- 技术先进性如何体现?——需用**量化指标**(算法精度、并发量、成本下降率);
- 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?——给出**三年收入预测表**。
第七步:公示与资金拨付
评审通过后,名单在官网公示**7天**,无异议后**30天内**拨付至企业对公账户。

常见踩坑与避坑指南
问:材料写得越多越好吗?
答:错。**“精准匹配”比“堆砌厚度”更重要**。曾有企业递交了300页PPT,却因**未突出与产业链配套关系**被刷。
问:可以找中介代写吗?
答:可以,但**必须法人亲笔签字**,一旦发现材料造假,**三年内禁止申报任何省级财政项目**。
问:拿到补贴后还要做什么?
答:需在**次年3月前**提交绩效自评报告,包括**资金使用情况、新增营收、带动就业人数**,否则影响下一年度申报。
合肥、芜湖、蚌埠三地政策差异
城市 | 特色条款 | 额外补贴 |
---|---|---|
合肥 | 重点支持量子信息、人工智能 | 高新区再叠加20%配套 |
芜湖 | 聚焦工业互联网、智能网联汽车 | 按设备投资额10%追加补贴 |
蚌埠 | 硅基新材料+数字融合 | 给予**办公用房租金全额补贴**三年 |
2024年新变化:注意这三点
- **“免申即享”范围扩大**:对2023年度营收首次突破1亿元的互联网企业,系统自动筛选,企业只需在线确认即可到账;
- **绿色算力优先**:数据中心PUE≤1.25的项目额外加5分;
- **数据要素流通奖励**:在安徽数据交易所完成数据产品挂牌的,按交易额的5%给予奖励,单企最高100万元。
实战案例:一家初创公司如何拿到100万
背景:合肥庐阳区的A公司,2022年成立,做工业视觉算法,团队12人。
路径:
- 3月:完成**双软评估**;
- 4月:申请**省级大数据企业认定**→拿到30万;
- 6月:与某汽车厂签下200万元AI质检合同,以此申报**数字经济示范项目**→获批70万;
- 12月:采购本地云服务商GPU算力,拿到**上云补贴**12万。
全年累计到账112万元**,**占其全年研发投入的43%**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