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餐饮外卖起步第一步:选平台还是自建小程序?
很多老板一上来就纠结:到底该押宝美团饿了么,还是砸钱做独立小程序?
自问:平台抽佣高,为什么还要入驻?
自答:因为流量池现成,搜索“附近美食”时,平台能把门店直接推给三公里内饥饿的用户。
自问:那独立小程序还有意义吗?
自答:有!把平台订单转成私域会员,用社群+公众号+小程序做复购,抽佣立刻降到零。
实操建议:
- 新店前三个月:平台为主,快速跑销量与评价;
- 三个月后:随餐放卡片,扫码进群领5元券,逐步把老客沉淀到小程序。
菜单怎么改才能提升下单转化?
外卖菜单≠堂食菜单,删减、重组、视觉优化才是核心。
自问:堂食卖50道菜,线上也要全上吗?
自答:千万别!外卖用户决策时间<30秒,SKU控制在25个以内,才能减少选择困难。
自问:哪些菜该砍掉?
自答:遵循“三高两低”原则:
- 高客单、高毛利、高评分留下;
- 低出餐速度、低复购率直接下架。
菜单排版技巧:
- 把引流爆款放在第一屏,用红色角标写“月销5000+”;
- 套餐比单点更赚钱,把主食+小食+饮料组合成19.9、29.9两档,提高客单价。
如何写出让人秒点的外卖标题和描述?
用户滑动列表时,只能看到12个字标题+30字描述,这就是你的“电梯广告”。
自问:标题里要不要加店名?
自答:新店阶段不要加,浪费字符;直接用产品卖点+关键词,例如“爆汁牛肉饭·低脂健身餐”。
自问:描述怎么写才勾人?
自答:用数字+感官词+场景:
- 数字:180℃现烤、3小时熬制;
- 感官词:焦香、爆汁、滑嫩;
- 场景:加班一人食、宿舍宵夜。
示例:
“180℃现烤鸡腿肉,3小时熬制浓汁,加班一人食也能吃出幸福感。”
投放优惠券的“黄金节奏”
乱发券只会培养“羊毛党”,分层发券才能既拉新又保利润。
自问:新客给多大面额?
自答:客单价的25%以内,例如客单30元,给6元券刚好覆盖平台抽佣。
自问:老客还要不要券?
自答:要,但改成满返券:订单满50返10,下次满60可用,锁定第二单。
发券节奏:
- 周一:针对周末流失人群推“回归券”;
- 周三:午餐低谷期推“限时秒杀券”;
- 周五:晚餐高峰前推“加购小食券”。
评价管理:一条差评如何让店铺权重逆袭?
外卖平台的核心算法是近30天好评率,差评不是末日,而是二次营销机会。
自问:收到一星差评怎么办?
自答:30分钟内私信+60分钟内电话,先道歉再补送,最后请求用户追评。
自问:如何让追评变成五星?
自答:补送菜品时放一张手写卡片:“对不起让您久等,今天这份我们请,希望下次能让您满意。”
数据验证:
- 处理及时的差评,追评转五星概率高达42%;
- 未处理的差评,7天内店铺排名平均下滑8位。
配送动线优化:出餐快5分钟,排名升3位
平台对平均出餐时长极度敏感,超过25分钟直接降权。
自问:厨房已经忙到飞起,还能怎么提速?
自答:用预加工+分色打包盒:
- 上午把鸡腿、牛肉预烤到八成熟,高峰期复热90秒即可;
- 红色盒子装主食、绿色装小食,打包员零思考。
自问:骑手取餐慢怎么办?
自答:设置专属取餐架,按订单号分区,骑手到店10秒拿走,减少等待。
私域流量:把外卖用户变成“铁杆饭票”
平台流量越来越贵,微信社群+企业微信才是长期饭票。
自问:用户凭什么进群?
自答:进群当天送8.8红包,每周三群里发“暗号券”,比平台便宜2元。
自问:群里除了发券还能干嘛?
自答:
- 每天11点发“今日限量菜”,提前接龙,中午到店自提免排队;
- 每月举办“新品试吃官”,选5名群友免费试吃,要求发小红书笔记,带来二次曝光。
数据效果:
- 某轻食品牌用300人社群,复购率从18%提升到47%;
- 小红书试吃笔记单篇曝光2万+,带来新客近200人。
数据复盘:每周盯住这3个指标
不看数据的运营都是耍流氓,曝光量、进店转化率、下单转化率是外卖生死线。
自问:曝光量突然下滑怎么办?
自答:先查品类排名,如果掉到20名外,立刻补竞价推广+发新客券,48小时内拉回。
自问:进店转化低怎么破?
自答:换头图!用深色背景+特写菜品,点击率能提升15%。
自问:下单转化低又是什么原因?
自答:多半是起送价过高或配送费太贵,把起送价从35调到29,订单量立刻涨。
未来趋势:外卖+直播的组合拳
抖音本地生活正在崛起,直播外卖将成为下一个红利。
自问:小餐厅也能直播吗?
自答:不需要网红,老板亲自上!
- 场景:厨房实时出餐,用户看到真材实料;
- 话术:限时秒杀19.9套餐,直播间专属;
- 工具:抖音团购直接挂车,用户边看边下单。
案例:成都一家冒菜店,每天直播1小时,单场卖出300单,相当于平时全天销量。
互联网餐饮的外卖战场,拼的不是谁钱多,而是细节颗粒度。从菜单删减到评价回复,从发券节奏到直播话术,每一步都藏着订单增长的密码。把上述动作拆解成每日、每周、每月的SOP,坚持90天,你会看到线上订单曲线稳稳向上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