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_如何查询

新网编辑 9 0

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到底包含哪些数据?

官方口径的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通常覆盖人身险、财产险、健康险、意外险四大板块,既包括原保险保费收入,也涵盖退保金、赔付支出、手续费及佣金。监管文件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》明确要求,所有持牌机构必须按月向银保监会报送分渠道、分险种、分地区的明细数据,因此公开报告里能看到:

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_如何查询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月度/季度/年度累计保费规模
  • 不同平台(自营官网、第三方电商、APP、小程序)占比
  • 件均保费、件数、保单继续率
  • 区域分布:一二线vs三四线

如何快速查到权威数据?

最稳妥的路径是银保监会官网→政务公开→统计数据→保险业经营情况表,选择“按渠道分”即可下载Excel。如果想看更细颗粒度,可同步查阅:

  1.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每年发布的《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》
  2. 上市险企年报中的“分渠道保费收入”章节
  3. 第三方咨询机构:艾瑞、奥纬、易观,会定期发布白皮书

2023年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亮点拆解

1. 总盘子有多大?

2023年全年,行业累计实现互联网保费4,788亿元,同比增长13.2%,占行业总保费比重首次突破10%

2. 险种结构出现哪些变化?

人身险占比58%,但增速放缓;健康险异军突起,增速达27%,主要来自百万医疗和惠民保;车险受综改影响,线上化率虽升至26%,保费规模却下滑4%

3. 渠道格局谁主沉浮?

第三方平台贡献62%保费,其中支付宝、微信、水滴、轻松四大流量巨头占去近七成;保险公司自营APP增速最快,达35%,但基数仍小。


常见疑问:为什么官方与第三方统计口径差异大?

自问:同一款产品在支付宝上卖,为什么银保监会公布的数字与支付宝对外披露的数字不一致?

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_如何查询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答:核心在于“确认保费”与“平台流水”的区分。监管统计以保单生效且保费到账为准,而平台往往把预约、未支付、退保都计入GMV,导致后者数字更大。此外,部分平台把互助计划、赠险也混入,进一步放大差异。


如何用这些数据做竞品分析?

步骤拆解:

  1. 拉齐时间维度:统一取季度或年度,避免月度波动干扰。
  2. 拆分险种:把健康险再细分为百万医疗、防癌、特药,对比增速。
  3. 计算件均保费:用保费规模除以保单件数,判断产品定位是走量还是走高客单。
  4. 交叉地域:把官方区域数据与QuestMobile用户画像叠加,发现下沉市场缺口。

未来三年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趋势预判

基于监管动向与技术演进,可重点关注三条主线:

  • 数据颗粒度更细:监管正试点“保单级”报送,未来可追踪到每一张保单的生命周期。
  • 场景险爆发:退货运费险、账户安全险、骑行意外险等碎片化险种将贡献新增量30%以上。
  • AI定价透明化:随着大模型落地,动态保费将被纳入统计,报表里会出现“AI实时调整因子”字段。

实操模板:三分钟自建监测仪表盘

1. 数据源:每月从银保监会下载CSV,命名规则“YYYYMM_互联网保费.csv”。
2. 工具:Power BI或Google Data Studio,设置自动刷新。
3. 关键指标卡片:总保费、环比增速、件均保费、TOP5平台占比
4. 预警阈值:当某险种环比下滑超过5%,邮件提醒运营团队。


写在最后

看懂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,不只是为了“抄作业”,更是为了提前捕捉需求迁移。当健康险件均保费跌破200元、当三四线城市的保单增速连续两个季度高于一二线,就意味着新的产品窗口已经打开。把数据当雷达,而不是后视镜,才能在下一次红利到来前抢跑。

互联网保险保费统计_如何查询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