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互联网用户到底涨了多少?
根据重庆市通信管理局《2023年信息通信业统计公报》,截至2023年底,全市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**3368万户**,同比净增**287万户**,增速**9.3%**,高于全国平均的7.8%。这意味着,**每10个重庆常住人口中就有约10.6个移动网络账户**,人均多终端趋势明显。

为什么重庆网民规模能持续攀升?
1. 城乡光纤“村村通”工程提前完成
重庆在2022年底便实现了**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%**,比国家要求提前三年。山区群众第一次用上100M以上宽带,直接带动农村网民占比从2021年的**28.4%**提升到2023年的**34.7%**。
2. 5G基站密度西部第一
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**9.2万个**,每万人拥有**29个**,超过成都、西安。**主城区核心商圈、轨道交通、长江索道**等网红打卡点已实现5G-A示范覆盖,短视频即拍即传成为常态。
3. 数字政务“渝快办”下沉乡镇
社保、医保、公积金等**147项高频政务**可在村社便民服务中心“一码通办”。2023年平台累计访问量**8.4亿次**,其中**乡镇用户占42%**,老年群体实名注册量一年翻番。
哪些人群贡献了最大增量?
- 银发族:60岁以上用户新增**78万**,微信、抖音、拼多多成为“新三大件”。
- 小镇青年:区县18-30岁人群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已达**96.8%**,直播带货、外卖骑手是就业新选择。
- 外来务工者: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,**跨省流动人口**突破400万,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找房、找工作,形成新的线上社群。
流量都花在哪?TOP5应用场景拆解
排名 | 应用类别 | 日均使用时长 | 同比增长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短视频 | 2小时17分 | +21% |
2 | 即时通讯 | 1小时54分 | +5% |
3 | 在线视频 | 1小时08分 | +12% |
4 | 本地生活 | 48分钟 | +35% |
5 | 网络游戏 | 42分钟 | -3% |
值得注意的是,**本地生活类App**增速最快,重庆人平均每天要点**1.3次外卖**、扫**2.7次共享单车**。
企业如何抓住这波增长红利?
本地商家:把门店搬进短视频
洪崖洞旁的“一只酸奶牛”通过抖音团购,**单店月销从8万涨到45万**,秘诀是每天更新3条15秒“山景+酸奶”竖屏视频,评论区实时答疑。

电商平台:深耕“渝货”上行
奉节脐橙、江津花椒、涪陵榨菜在拼多多“重庆优品馆”年销破亿。平台数据显示,**重庆产地店铺数量一年增长62%**,直播场次翻了三倍。
开发者:关注方言语音识别
重庆话识别准确率目前仅**78%**,低于普通话的95%。已有创业团队推出“渝语输入法”,上线3天下载量破10万,资本正在跟进。
未来三年还会怎么变?
市大数据发展局在《数字重庆建设总体方案》中提出,到2026年:
- 千兆光纤用户占比要达**50%**;
- 5G用户突破**2500万**;
- 物联网终端数达到**1.8亿**,车联网、工业互联网将贡献**30%以上**的新增连接。
这意味着,**汽车、家电、穿戴设备**都会成为新的“上网入口”,重庆将从“人人互联”迈向“万物互联”。
自问自答:重庆会不会出现流量天花板?
不会。一方面,农村老年群体仍有**300万人**未触网,政策补贴智能终端正在推进;另一方面,产业互联网刚刚起步,**每万名工人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仅36台**,远低于长三角,增量空间巨大。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