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加医疗调查表怎么填_互联网医疗问卷常见错误

新网编辑 9 0

一、为什么要做互联网加医疗调查表?

医院、药企、保险公司、健康管理平台都在用线上问卷收集患者行为数据。一份设计合理的调查表能直接决定后续产品迭代方向、医保谈判筹码、甚至融资估值。反之,问卷漏洞会让数据失真,导致决策失误。

互联网加医疗调查表怎么填_互联网医疗问卷常见错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二、互联网加医疗调查表怎么填?

1. 先看清“调查目的”再动笔

问卷首页通常有一行小字说明背景。别嫌麻烦,先读三秒再答题,可避免答非所问。例如:

  • 若目的是“评估慢病患者线上复诊意愿”,就别把急性病经历写进去。
  • 若研究“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率”,就别把自费项目也算进去。

2. 个人信息:只填必填项

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往往设为“非必填”。如非强制,可只填年份、性别、地区,降低隐私泄露风险。

3. 量表题:看清刻度方向

常见错误是把“1=非常不满意”看成“1=非常满意”。先默读两端文字再勾选,避免整份问卷分值倒置。

4. 多选题:宁缺毋滥

多选题通常限制“最多选三项”。超过限定数量会被系统强制剔除整题,导致数据缺失。

5. 开放题:用“数字+关键词”模板

例如问“您每月在互联网医疗平台花费多少?”可写:
“158元,主要用于糖尿病复诊处方续方。”
既有金额,又点明场景,便于后期文本聚类。

互联网加医疗调查表怎么填_互联网医疗问卷常见错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三、互联网医疗问卷常见错误

错误1:逻辑跳转设置混乱

问完“您是否使用过线上问诊”后,若选“否”却仍弹出“您常用哪家平台”,会让受访者困惑。设计者需在后台设置显示条件,填答者遇到此情况可直接退出并反馈“逻辑错误”。

错误2:专业术语未注解

“您是否了解DTP药房?”——若未在括号内注明“Direct to Patient,直送患者模式”,非医疗从业者只能乱选。填答时可备注“不清楚术语含义”,帮助后期清洗数据。

错误3:时间区间重叠

选项出现:
A. 近一周
B. 近两周
C. 近一个月
重叠区间会导致统计重复,正确写法应为:
A. 近7天内
B. 8-14天
C. 15-30天

错误4:诱导性提问

“您是否认同互联网医疗极大提升了就医效率?”——“极大”一词已带立场。可改写为中性表述:“您认为互联网医疗对就医效率的影响是?①显著提升 ②略有提升 ③无变化 ④略有下降 ⑤显著下降”。

错误5:未考虑老年群体

字体小于14px、选项间距过密、未提供语音朗读按钮,都会让老年用户误触。填答者若遇此障碍,可截图反馈给平台客服,推动适老化改造。


四、如何自查问卷质量?

发布前用“三人三设备”原则:找三位不同年龄段的人,分别用手机、平板、电脑各测一遍,记录以下问题:

  1. 加载时长是否超过5秒?
  2. 是否有题目被遮挡?
  3. 逻辑跳转是否生效?
  4. 提交后是否出现“空白页”?

五、数据安全与合规提醒
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28条把“医疗健康”列为敏感信息。平台必须在问卷首页公示数据用途、存储期限、加密方式。填答者可留意:

  • 是否提供“撤回同意”按钮
  • 是否明示第三方SDK清单
  • 是否承诺不用于商业营销

若发现违规,可向国家网信办举报,或要求平台删除已提交数据。


六、实战案例:糖尿病线上随访问卷优化前后对比

优化前

问题:“您多久测一次血糖?”
选项:每天、经常、偶尔、很少。

缺陷:量化模糊,无法计算均值。

优化后

问题:“过去7天内,您共测了几次空腹血糖?”
输入框:____次(限制0-14整数)

优势:数据可直接对接医院HIS系统,用于AI预测低血糖风险


七、常见疑问快答

Q:问卷要求上传检验单照片,会不会泄露隐私?

A:先确认平台是否具备《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》三级等保认证;上传前可用修图软件遮挡姓名、身份证号,仅保留检验项目与数值。

Q:答完问卷没收到承诺的10元话费?

A:检查短信拦截箱;若72小时未到账,保留问卷编号截图,联系平台客服并抄送12315。

Q:企业如何快速生成合规的互联网医疗问卷?

A:使用已通过ISO27001的问卷工具(如金数据企业版、问卷星医疗合规包),内置《个人信息影响评估报告》模板,一键生成隐私政策链接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